TOP

肠炎早期10大警示信号,出现3个就该警惕!

2024-11-04 10: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肠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或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多种原因引发。不同病因和人群的肠炎表现差异较大,但早期识别关键症状有助于及时干预。以下总结肠炎早期的10大警示信号,若出现3个以上需高度警惕。

1. 突发腹泻,次数异常增多

急性肠炎起病急骤,腹泻是最典型的症状。轻者每日排便3-5次,重者可达2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样。若伴有黏液、血丝或腥臭味,需警惕细菌性感染;若粪便中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可能与病毒性肠炎相关。

2. 持续性腹痛,定位明确

腹痛多集中在肚脐周围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需注意腹痛类型与位置的差异:如右髂骨下方定点绞痛需排查阑尾炎,肚脐周围持续性钝痛可能提示小肠病变。

3. 呕吐频繁,儿童易现喷射状

发病初期常见呕吐症状,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喷射状呕吐。若呕吐伴随脱水征兆(如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需及时补充电解质。

4. 发热伴寒战,细菌性肠炎更明显

部分患者伴随38℃以上发热,细菌性肠炎可能突发39℃高热。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信号,若持续不退需警惕并发症。

5. 大便形态改变,黏液或血丝出现

肠炎患者大便可能呈糊状、水样,或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若发现黏液、血丝或果酱样物质(如阿米巴肠炎),需及时就医。

6. 脱水征兆,婴幼儿尤为明显

婴幼儿发病后易迅速脱水,表现为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成人若出现6小时以上无排尿、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7. 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

慢性肠炎患者常感肛门坠胀,总有排不净的感觉。长期症状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引发体重下降、贫血面容。

8. 夜间症状加重,凌晨腹痛需如厕

部分患者夜间症状加重,凌晨4-5点因腹痛醒来需如厕。夜间腹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或蠕动异常相关。

9. 伴随症状,如皮疹或关节痛

感染性肠炎可能引发皮疹(如沙门氏菌感染的玫瑰疹)、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若出现此类表现,需记录并告知医生。

10. 体重骤降,营养吸收障碍

慢性肠炎患者因长期腹泻、腹痛,导致营养吸收障碍,体重可能明显下降。若伴随指甲变脆、头发干枯,需警惕贫血风险。

何时需警惕?出现3个以上信号需就医

若同时出现上述3个以上症状,尤其是腹泻伴发热、脱水或大便带血,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以下检查确诊:

血常规:观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感染类型。

粪便检查:2小时内送检,检测病原体。

肠镜检查:慢性患者或症状不典型者需进一步排查。

家庭护理与预防要点

饮食调整:发病初期采用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饮用;恢复期遵循米汤→粥→面条→软饭的顺序,避免产气食物。

腹部保暖:使用40℃热水袋热敷,防止低温烫伤。

预防感染:处理生熟食物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肉类烹饪中心温度需达75℃;冰箱定期化霜消毒,冷藏室温度保持在4℃以下。

疫苗接种:易感人群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流行季节减少公共场所暴露。

肠炎早期症状多样,但通过观察排便次数、性状、伴随症状等,可及时识别风险。若出现3个以上警示信号,切勿拖延,尽早就医是关键。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免疫力,能有效降低肠炎发生风险。守护肠道健康,从关注每一个“小信号”开始!

(刘冰梅 杞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