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睛被砸,表面没事不代表“真没事”
眼睛像个精密的“球形仪器”,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巩膜(白眼珠),里面藏着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核心零件”。被东西砸到(比如被球砸中、被手肘撞到、被玩具打到)时,表面可能只是有点红、有点肿,看起来不严重,但冲击力会像“水波”一样传到眼底,可能在深处“藏着毛病”。
就像一个西瓜被轻轻砸了一下,外皮没破,里面的瓜瓤可能已经裂开。眼睛被砸后,眼底的视网膜可能被震伤、玻璃体可能出血、晶状体可能移位,这些“内部伤”早期可能没症状,等有感觉时往往已经晚了。
二、眼睛被砸后,这些“表面症状”要注意,但别只看表面
被砸后,眼睛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表面反应,这些反应能提示受伤程度,但不能作为“没事”的依据:
1.眼皮红肿、淤青:只是“皮肉伤”
眼皮组织疏松,被砸后容易红肿、起包,甚至出现淤青(皮下出血),看起来吓人,但通常3-5天会慢慢消退,对视力没影响,属于“轻伤”。但别因为眼皮肿就忽略了眼球内部的检查——眼皮肿和眼底伤没直接关系,眼皮再肿眼底也可能没事,眼皮不肿眼底也可能有伤。
2.眼白充血、有红血丝:可能是“结膜出血”
被砸后,眼白(结膜)的小血管可能破裂,出现一片红色(结膜下出血),像“红眼病”,但不会疼、不会痒,也不影响视力。这种出血1-2周会自己吸收,不用特殊处理,但它可能伴随着眼底更深层的损伤,不能掉以轻心。
3.眼睛疼、怕光、流泪:提示“角膜或虹膜受伤”
如果砸的力度较大,可能伤到角膜(黑眼珠表面的透明膜)或虹膜(黑眼珠里的棕色部分),出现眼睛刺痛、怕光、流泪,看东西有点模糊。这种情况需要马上看医生,因为角膜损伤可能感染,虹膜受伤可能导致眼压升高(青光眼)。
三、眼睛被砸后,眼底可能“藏”这些毛病,早期难发现
眼底的损伤藏在眼睛深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但后果可能很严重:
1.视网膜震荡:像“眼底被晃晕了”
被砸时的冲击力让视网膜暂时水肿(像被晃晕的人,暂时看不清东西),看东西有点模糊、发暗,中心视野可能有点黑影。这种情况早期可能觉得“过一会儿就好”,但如果水肿严重,可能损伤感光细胞,导致视力永久下降。
视网膜震荡在受伤后几小时最明显,24-48小时可能加重,之后慢慢消退,但严重的会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2.视网膜裂孔:眼底“被震出个小洞”
冲击力较大时,视网膜可能被“扯”出一个小洞(裂孔),就像气球被硬物撞出个孔。早期可能只有轻微闪光感或眼前飘黑影,不影响视力,但裂孔会让玻璃体里的液体慢慢渗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离(几天到几周后),这时候会出现视野缺损、视力骤降。
视网膜裂孔自己长不好,必须用激光“焊”住,否则100%会发展成视网膜脱离。
3.玻璃体出血:眼底“积了血”
眼底血管被震破后,血液流到玻璃体(眼睛里的“透明果冻”)里,导致看东西模糊,眼前像有红色烟雾或黑影飘动。少量出血时,视力可能只下降一点点;大量出血时,可能只剩光感(只能看到亮暗)。
出血可能自己吸收(需要1-3个月),但出血期间可能牵拉视网膜,导致裂孔或脱离,需要密切观察。
4.晶状体脱位:“镜头”跑偏了
晶状体像眼睛里的“镜头”,被悬韧带固定在中间。被砸时,悬韧带可能断裂,晶状体就会移位(脱位),看东西会突然变模糊、重影,或出现高度散光(看东西变形)。如果晶状体脱位到前房(黑眼珠后面),还会堵塞房角,导致眼压急剧升高(急性青光眼),出现剧烈眼痛、头痛。
四、眼睛被砸后,多久会出现“眼底毛病”?时间不一定
眼底的损伤不是都在受伤后马上出现,有的会“潜伏”几天到几周,这也是为什么被砸后不能“当时没事就放心”:
1.即时出现(受伤后几小时内):视网膜震荡、玻璃体少量出血
冲击力大的损伤(如被篮球狠狠砸中),视网膜可能马上水肿,玻璃体可能马上有少量出血,受伤后几小时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
2.延迟出现(受伤后1-7天):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增多
有的视网膜裂孔不是被砸后马上出现,而是受伤后视网膜慢慢变性、坏死,1-7天内才形成裂孔,这时候会突然出现闪光、黑影增多;玻璃体出血也可能在受伤后几天内慢慢增多(血管继续渗血),导致视力越来越差。
3.晚期出现(受伤后1-3个月):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形成后,玻璃体里的液体慢慢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1-3个月内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出现视野缺损、黑影扩大,这时候治疗难度已经增加。
五、眼睛被砸后,必须做这些检查,查清楚眼底
眼睛被砸后,不管表面看起来多轻,都要做这些检查,排除眼底损伤,尤其是砸的力度较大(如被硬物砸中、有明显视力下降)时:
1.视力检查:看视力有没有下降
最简单的检查,用视力表测视力,对比受伤前后的视力(比如受伤前1.0,受伤后0.8,说明有问题)。即使视力没下降,也不能排除眼底伤(有的裂孔早期不影响视力)。
2.眼压检查:排除眼压升高(青光眼)
用眼压计测眼压(正常10-21mmHg),被砸后眼压可能升高(虹膜受伤堵塞房角)或降低(巩膜破裂),眼压异常需要马上处理。
3.裂隙灯检查:看眼前段有没有伤
医生用裂隙灯(带放大镜的仪器)看角膜、虹膜、晶状体有没有损伤(如角膜擦伤、虹膜出血、晶状体脱位),这些是“眼前段”的伤,可能和眼底伤同时存在。
4.眼底检查:关键检查,看视网膜、玻璃体
-直接眼底镜:医生用眼底镜直接看眼底,能发现视网膜出血、裂孔、水肿;
-间接眼底镜:更清晰,能看到视网膜周边(容易被忽略的部位),适合检查视网膜裂孔、脱离;
-眼部B超:如果玻璃体出血多,眼底看不清,做B超能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的程度。
这些检查无创、不疼,几分钟就能完成,但能早期发现眼底的“隐藏伤”。
六、眼底查出毛病,该怎么处理?别拖延
如果检查发现眼底有损伤,及时处理能减少视力损失,不同损伤处理方法不同:
1.视网膜震荡:用“消肿药”,定期复查
视网膜水肿不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口服或眼用的消肿药(如迈之灵、七叶皂苷钠),帮助水肿消退,同时每周查一次眼底,看水肿是否吸收,有没有出现裂孔。
2.视网膜裂孔:激光“焊住”裂孔
发现裂孔后,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尽快用激光治疗——激光产生的热量让裂孔周围的视网膜和眼球壁粘连,像“焊接”一样把裂孔封死,阻止液体进入,避免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不疼,10-20分钟就能完成,效果可靠。
3.玻璃体出血:先观察,多了就手术
-少量出血:口服止血药(如云南白药),让血液慢慢吸收,期间每2周查一次眼底,看有没有裂孔;
-大量出血(1个月没吸收):做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同时检查眼底,发现裂孔就用激光封闭。
4.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越早越好
一旦发现视网膜脱离,必须在24-72小时内做手术(外路手术或内路手术),把视网膜复位,时间越短,视力恢复越好(和视网膜脱离的“黄金治疗时间”一样)。
七、哪些情况的眼外伤,眼底更可能“藏毛病”?重点警惕
不是所有眼外伤都需要过度紧张,但这些情况的眼外伤,眼底藏毛病的概率更高,必须严格检查:
1.被“硬东西”砸中:如石头、铁块、玩具车
硬物冲击力大,容易震伤视网膜、撞裂血管,比被软东西(如棉花、毛绒玩具)砸中危险得多。
2.受伤后“视力明显下降”:从1.0降到0.5以下
视力下降说明损伤影响到了感光系统(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眼底很可能有问题。
3.受伤后“有闪光、黑影”:这些是眼底损伤的典型信号
只要出现闪光(像闪电)、眼前黑影飘动或固定黑影,90%以上有眼底损伤(裂孔、出血、水肿),必须紧急检查。
4.本身有“高度近视”:视网膜更脆弱
高度近视的人视网膜薄、玻璃体容易液化,被砸后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脱离,哪怕只是轻微撞击,也要严查眼底。
八、这些误区会“耽误”眼底伤的发现,必须避开
很多人对眼外伤后的处理有误解,这些错误想法可能让眼底的“小伤”变成“大问题”:
1.“眼睛不疼、能看清,就没事”——错
眼底没有痛觉神经,视网膜裂孔、早期脱离都不疼,而且少量出血、轻微水肿可能只影响一点视力,看起来“能看清”,但不处理会越来越严重。
2.“表面红肿消了,眼底就没事了”——错
眼皮红肿、眼白充血和眼底伤是两回事,表面症状消退不代表眼底伤好了,甚至可能表面症状消失了,眼底的裂孔还在慢慢扩大。
3.“没时间去医院,过几天再说”——错
眼底的裂孔、脱离在受伤后几天内发展最快,过几天再去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激光封裂孔的最佳时间是发现后24小时内),导致视力无法恢复。
4.“孩子被砸后没说疼,就不用检查”——错
小孩表达能力差,可能不会说“看东西模糊”“有黑影”,即使眼底有伤也可能没反应,家长不能凭“孩子没喊疼”就判断没事,必须带孩子去检查。
九、眼外伤后,眼底检查是“最后一道防线”,别省略
眼睛被砸后,表面的红肿、充血可能只是“假象”,真正的危险可能藏在眼底。一次简单的眼底检查(几分钟),就能发现裂孔、出血等“隐藏伤”,避免未来失明的风险。
记住,眼外伤后的“放心”,不是来自“眼睛不疼、能看清”,而是来自全面的眼底检查。别让一时的疏忽,让一次小撞击变成终身的视力遗憾。
(陈小霞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底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