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胃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那么,你的胃还好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慢性胃炎这个不容忽视的肠胃“警报”。
慢性胃炎,简单来说,就是胃黏膜长期处于慢性发炎的状态。胃作为我们身体里至关重要的消化器官,如同一个高效的“食物加工厂”,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吃进去的食物。正常情况下,胃黏膜能很好地保护胃壁,助力食物消化。然而,当胃黏膜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和伤害时,慢性胃炎就可能找上门来。
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引发慢性胃炎的常见原因之一。比如经常暴饮暴食,一顿吃得过多,会让胃“不堪重负”;或者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这些食物就像小刺,不断刺激胃黏膜。过度饮酒也不可小觑,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极大。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常见“元凶”,这种细菌在胃里“兴风作浪”,破坏胃黏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样可能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引发炎症。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就像多变的天气。很多患者会有上腹部疼痛的感觉,这种疼痛有时隐隐约约,仿佛有一只小虫子在肚子里轻轻啃咬,疼痛规律也不固定,可能在饭前出现,让人没了胃口;也可能在饭后发作,好似在抗议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良也是常见的“小恶魔”,患者会感觉肚子胀胀的,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得很慢,还可能伴有嗳气,时不时从胃里冒出一股气。恶心和呕吐也可能出现,早上起来胃里翻江倒海,稍微吃点东西就可能吐出来,严重影响食欲,让人无精打采。食欲减退也是明显症状,原本看到美食会两眼放光,可得了慢性胃炎后,美食仿佛失去了魔力。另外,有些患者会有反酸的情况,胃里的酸水不受控制地往上涌,烧心的感觉就像喉咙里被火烧了一样。
如果慢性胃炎一直得不到妥善的治疗和调理,会带来诸多麻烦。长期的胃部炎症会影响消化功能,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被吸收,身体得不到充足养分,就会变得虚弱、容易疲劳,抵抗力下降,更易生病。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如胃溃疡。胃黏膜被炎症反复侵蚀,就可能形成溃疡面,吃东西时会刺激到溃疡部位,引起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胃溃疡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导致胃出血,出现呕血或者黑便等危险情况。而且,慢性胃炎有一定的恶变风险,虽然这种情况不多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细胞可能发生异常变化,增加患胃癌的几率。
那么,如何诊断和治疗慢性胃炎呢?要是怀疑自己得了慢性胃炎,不能仅凭感觉,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症状、饮食习惯、家族病史等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胃镜检查,胃镜能直接看到胃黏膜的情况,判断有无炎症、溃疡或其他病变。此外,还可能会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呼气试验,简单又方便。
在治疗方面,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一般需要进行根除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法,疗程大概10 - 14天,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按时吃药。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有胃痛情况的患者,会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饮食上要规律,定时定量吃饭,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胃部功能。
慢性胃炎就像一个隐藏在身体里的“小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我们要重视胃部健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守护好我们的胃。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让胃恢复健康,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尹瑞 西华县中医院 肝胆脾胃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