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检查项目中,超声波检查十分常见。当你躺在检查床上,医生在你皮肤上涂抹黏黏的耦合剂,然后用一个探头在你身体上移动时,你或许会好奇:这个探头发出的超声波,究竟是怎样 “看见” 人体内部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超声波医学影像的神秘面纱。
一、超声波:超越人耳听觉的神奇声波
我们日常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之间。而超声波,是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超出了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在医学领域,常用的超声频率在 2 兆赫兹至 15 兆赫兹之间。
超声波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使其能够在医学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它具有方向性好的特点,就像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样,可以集中向一个方向传播。其次,超声波的能量较大,能够穿透一定深度的人体组织。此外,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衰减等现象,而这些现象正是超声波成像的基础。
二、超声成像的原理:反射与回声的 “情报收集”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基于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简单来说,当超声波进入人体后,遇到不同密度和弹性的组织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被称为回声。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回声,就能获取人体内部组织的信息,进而形成图像。
具体过程如下:
1、发射超声波:超声检查使用的探头是整个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探头内含有特殊的压电晶体材料,当对压电晶体施加超声频率的交变电压时,由于逆压电效应,晶体会产生超声频率的机械振动,从而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以脉冲的形式向人体组织内发射。
2、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不同组织对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不同。例如,在密度较大的组织(如骨骼)中,超声波传播速度较快,但衰减也较大;而在液体(如血液)中,传播速度相对较慢,衰减较小。不同组织的这些声学特性差异,为后续通过回声来识别组织提供了依据。
3、反射与接收回声:当超声波遇到不同组织之间的界面时,如器官边界、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交界等,部分声波会发生反射。反射波的强度取决于界面两侧组织的声学特性差异,差异越大,反射波越强。探头在发出超声波后,会迅速切换到接收模式,接收从人体组织反射回来的回声信号。由于回声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以提高信号的质量。
4、信号处理与图像构建:接收到的回声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电路处理后,被送入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计算机根据反射回波的时间、强度和位置等信息,通过特定的算法构建出二维或三维的超声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进行噪声抑制、对比度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读性。最终,处理后的图像以灰度图或彩色多普勒图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供医生进行诊断分析。
三、超声检查的具体过程:从涂抹耦合剂到获取图像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你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首先,你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可能需要提前空腹,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对超声图像的干扰;而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时,有时需要提前憋尿,使膀胱充盈,作为超声检查的 “透声窗”,以便更清晰地显示子宫和附件等器官。
2、涂抹耦合剂:当你躺在检查床上后,医生会在你需要检查的部位皮肤上涂抹一层黏黏的耦合剂。这可不是为了好玩,耦合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气是超声波的 “敌人”,在空气与生物组织相遇的地方,超声波往往会强烈反射。如果探头和皮肤之间有空气存在,超声波就无法有效地穿透皮肤进入人体,也就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而耦合剂可以填充皮肤表面的微小空隙,排除空气,使超声波能够顺利地从探头传播到人体组织中,提高超声的传输效率。
3、使用超声探头扫描: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将其放置在涂抹了耦合剂的皮肤上,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移动和扫描。不同类型的探头适用于不同的检查部位和需求。例如,腹部检查常用凸阵探头,它能向腹部发射扇形的超声束,覆盖较大的检查区域;而甲状腺、乳腺等小器官检查则常用线阵探头,其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细微结构。在扫描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取不同切面的图像,全面观察人体内部组织的情况。
4、观察与记录图像:随着探头的移动,超声图像会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医生会仔细观察图像中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大小、位置以及有无病变等情况。同时,医生还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冻结和保存,以便后续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诊断。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询问你一些症状和病史等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读图像。
四、超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健康保驾护航
超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各个科室,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帮手。
1、妇产科:在妇产科领域,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且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在孕期,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如胎儿的大小、肢体、脏器结构等,还能检测胎心是否正常。早在孕早期,超声就可以帮助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在孕中期,通过超声进行的大排畸检查,可以筛查胎儿是否存在严重的结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为优生优育提供重要保障。此外,超声还可用于检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卵巢有无囊肿、多囊改变等。
2、心血管系统: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超声,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心脏的各个腔室大小、壁厚等,测量心脏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同时,还能观察心脏内血流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在血管检查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四肢血管是否狭窄或有血栓等,对于预防和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消化系统:超声可以对腹部的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器官进行清晰成像。例如,通过超声可以发现肝囊肿、血管瘤、胆囊结石、息肉、胰腺炎症、囊肿等疾病,还能查看脾脏的大小、形态,检查有无肿大、肿瘤等病变。对于一些急腹症,如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超声也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4、泌尿系统:在泌尿系统检查中,超声可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检查有无积水、囊肿、结石和肿瘤等病变。同时,还能观察输尿管是否通畅、有无结石及其引起的扩张积水等,以及膀胱的容量、壁的厚度,检查有无结石、肿瘤、憩室等。
五、超声医学影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超声医学影像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无需对人体进行穿刺或注入放射性物质,对患者基本没有损害,安全性高。其次,超声检查具有实时性,能够动态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情况,如心脏的跳动、胎儿的胎动等,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器官的功能状态。此外,超声检查操作相对简便,检查费用也相对较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然而,超声医学影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超声遇到气体或者骨骼时,会发生强烈反射、折射等现象,导致其后方的组织成像不清晰。因此,超声在检查含气较多的器官(如肺)和被骨骼遮挡的部位(如颅内血管)时,效果往往不理想。此外,超声图像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不同的医生操作可能会得到略有差异的结果。
总之,超声波就像一位拥有 “透视眼” 的医生,能够无创、实时地为我们呈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下次当你再进行超声检查时,相信你会对这个神奇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肖祝霞 南乐县谷金楼镇卫生院 彩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