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体重下降,甚至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其实,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能够有效减轻这些不适症状,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治疗。
首先,要把握好进食时间。化疗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高峰期通常会引起较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因此建议患者在化疗前 1-2 小时进食,给胃肠道留出充足的消化时间,避免化疗时胃内食物过多引发呕吐。化疗结束后,若恶心感较轻,可在半小时后尝试少量进食;若反应较明显,可适当延迟进食,待不适缓解后再逐步恢复饮食。此外,睡前 1 小时少量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等,既能减少夜间空腹引起的恶心,又能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
在食物选择上,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化疗期间,患者的胃肠道黏膜较为脆弱,过于油腻、辛辣、生冷或气味浓烈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冰淇淋、韭菜等)容易刺激胃肠道,加重恶心呕吐。建议多选择清蒸、炖煮、汆烫等烹饪方式制作的食物,如瘦肉粥、豆腐羹、蔬菜泥、清蒸鱼等,这些食物不仅易于消化吸收,还能为身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开胃作用的食材,如山药、南瓜、莲子等,将其煮成粥或打成泥,既能增进食欲,又能保护胃肠道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味觉改变,如对甜味或苦味过于敏感,此时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食物的味道,但要避免过度添加盐、糖或调味品。若患者对肉类的腥味较为敏感,可暂时用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替代部分动物蛋白,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进食方式的调整也很重要。化疗期间建议采用 “少食多餐” 的方式,每天可进食 5-6 次,每次食量不宜过多,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让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助于消化。此外,进食时应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油烟味重或嘈杂的环境中用餐,以免诱发恶心。若患者在进食后出现轻微恶心,可适当散步或坐立片刻,不要立即平躺,防止食物反流加重不适。
水分的补充同样不可忽视。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因呕吐而丢失大量水分,导致脱水,因此要注意及时补水。但补水不宜一次性大量饮用,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茶水、米汤或果汁(如苹果汁、梨汁),每次饮用 100-150 毫升即可。若患者呕吐较为频繁,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和糖,制成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补充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需要提醒的是,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酒精的饮料,以及碳酸饮料,这些饮品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加重不适。
此外,一些小技巧也能帮助减轻恶心呕吐。比如,在恶心感出现时,可尝试深呼吸或缓慢吞咽少量温开水,缓解胃肠道的痉挛;闻一闻柠檬、橙子等清新的水果气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恶心感。化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很重要,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异味,可减少因口腔异味引发的恶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饮食调整应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较为严重,无法正常进食,应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等方式补充营养,避免发生营养不良。同时,家属在照顾患者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饮食调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化疗期。
总之,化疗期间的饮食调整是一项细致且重要的工作,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还能增强患者的体质,为化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希望每一位肿瘤患者都能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王丽莉 登封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