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血管崩溃前的5个无声信号!第2个常被误认为‘太累了’,错过就晚了!

2025-01-23 16: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血管崩溃前的确存在一些可能被忽视的信号,这些信号有时因为表现轻微或短暂,而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疲劳、劳累或其他小毛病引起的。以下是脑血管崩溃前的五个重要信号,其中第二个信号常被误认为“太累了”,值得特别关注:

一、眩晕

这种严重的头晕往往突然发生,看外界的事物有转动感、晃动感。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有些人还会伴发恶心或者耳鸣。眩晕可能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如果频繁出现,应高度警惕脑血管健康。

二、短时间的语言困难和浑身乏力

这种现象往往突然发生,短的时候一二十秒就可以过去,长的时候十几分钟乃至数小时才能恢复正常。恢复之后,患者不留任何后遗症。由于乏力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可能会将其归咎于疲劳或缺乏休息。然而,如果乏力感伴随着语言困难,特别是短时间内无法清晰表达或理解语言,这可能是脑血管崩溃前的关键信号。此时,即便症状短暂且能自行缓解,也不应掉以轻心。

三、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突然出现严重的头痛、头晕,伴有呕吐,这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征兆。即便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自动消失,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剧烈的头痛可能是由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所导致。

四、半身麻木

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特别是面部、胳膊、手指等部位,应考虑脑内小血管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还伴有上肢或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半身麻木可能是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局部神经受损所引起。这种麻木感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五、精神状态改变

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非常疲惫、睡不够,或者情绪变得异常烦躁、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这些都可能是脑血管病发作前的预警信号。这些精神状态的变化可能是由脑部供血不足或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

除了上述五个信号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也可能提示脑血管病变的风险,如:

视力障碍: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重影或短暂失明,可能是脑血管病变影响到视神经所引起。

协调能力下降:做精细动作时变得困难,如扣纽扣、系鞋带等;走路时身体协调性变差,容易撞到物体。

哈欠连天:在没有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频繁打哈欠,且难以通过休息改善,这可能是脑部缺血、缺氧的表现。

应对措施:

一旦出现上述信号,应立即就医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脑血管病变。

在等待检查结果或进行后续干预期间,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血管功能。

总之,脑血管崩溃前的信号可能多种多样,且有时表现轻微或短暂。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信号,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更要格外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提示”,做好脑血管健康的守护工作。

(郭亮 信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东院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