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病情严重,成为重症患者时,身体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急需足够的营养来稳住“船身”,恢复元气。肠内营养(EN),此时就如同重症患者的“生命线”,给身体输送关键养分,维持营养状态,助力康复。不过,要想让这条“生命线”稳稳发挥作用,还得和合理用药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肠内营养既安全又有效。
一、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无法经口进食:像是昏迷的患者,失去了自主进食能力;还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物难以顺利进入消化道,这些情况都适合采用肠内营养。
2.高代谢状态:严重感染时,身体就像一座熊熊燃烧的“火炉”,能量消耗极大;遭受创伤后,身体忙着修复受损部位,也需要大量营养。这时,肠内营养能及时为身体补充燃料。
3.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部分正常:只要胃肠道还有一定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肠内营养就能通过它,把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
(二)禁忌症
1.完全性肠梗阻:肠道被完全堵住,就像道路被巨石封死,营养物质根本无法通过,所以不能进行肠内营养。
2.严重肠道缺血或穿孔:肠道处于这样危险的状态,承受不了营养物质的刺激,强行进行肠内营养只会加重病情。
3.无法控制的腹泻或呕吐:吃进去的营养还没来得及吸收,就被吐出来或者拉出去了,肠内营养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肠内营养的合理用药策略
(一)营养制剂的选用
1.标准配方:对于大多数重症患者来说,它就像一份营养均衡的“大礼包”,包含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能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
2.高蛋白配方:高代谢状态下的患者,比如烧伤患者,皮肤大面积受损,身体急需大量蛋白质来修复;脓毒症患者,免疫系统全力抵抗病菌,消耗巨大,高蛋白配方能给他们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满足身体的高需求。
3.糖尿病专用配方:低糖高纤维的设计,就像为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量身定制的“营养餐”,既能提供营养,又不会让血糖大幅波动。
4.免疫增强配方:富含谷氨酰胺、ω-3脂肪酸等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能帮助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ω-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能增强他们的抵抗力。
(二)药物与营养制剂的相互作用
1.抗生素:如果和含钙、镁的营养制剂同时使用,就像两个“不友好的邻居”,会相互干扰,影响抗生素的吸收,降低药效。
2.抗酸药:它会悄悄“偷走”营养制剂中维生素B12,导致患者无法充分吸收这种重要的维生素。
3.抗凝药:要时刻留意营养制剂中的维生素K含量,因为维生素K会影响凝血功能,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干扰抗凝药的效果。
(三)药物添加方式
1.不可直接加入营养制剂:胰岛素就像个“娇弱的公主”,直接加入营养制剂中,环境的变化可能会让它失去活性;镇静剂也是一样,还可能产生沉淀,所以不能直接加。
2.可加入营养制剂:氯化钾、维生素这些“好相处”的药物,可以加入营养制剂,但要记得充分混匀,让它们均匀分布,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与药物干预
(一)胃肠道并发症
1.腹泻:先调整营养制剂的渗透压,就像调节饮料的浓度一样,让它更适合肠道。还可以使用益生菌,像给肠道派去一群“健康小卫士”,调节肠道菌群;或者用止泻药,比如蒙脱石散,它能吸附肠道内的病菌和毒素,缓解腹泻。
2.便秘:给患者增加纤维摄入,就像给肠道的“小火车”加上动力,促进肠道蠕动。要是还不行,就使用缓泻剂,乳果糖能让大便变软,轻松排出。
3.恶心呕吐:减慢输注速度,让肠道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再使用止吐药,甲氧氯普胺能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二)代谢并发症
1.高血糖: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就像给血糖这匹“野马”套上合适的缰绳。也可以选择低糖配方的营养制剂,从源头控制血糖。
2.电解质紊乱:密切监测血钾、钠、钙水平,就像时刻关注身体“小零件”的状态,缺什么就及时补充,多了就适当限制。
(三)感染并发症
1.吸入性肺炎:把床头抬高30°,利用重力的作用,防止食物反流误吸。再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能让胃肠蠕动更有力,减少反流的发生。
2.导管相关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就像给导管穿上“无菌防护服”,避免细菌入侵。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对抗已经出现的感染。
四、肠内营养的监测与调整
(一)营养状态监测
1.定期给患者测量体重,体重就像身体营养状况的“晴雨表”;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它们是反映身体营养储备的重要指标。
2.评估氮平衡,看看身体摄入的蛋白质和排出的氮是否平衡,根据结果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二)胃肠道耐受性监测
1.时刻观察患者有没有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这些都是肠道发出的“信号”。
2.根据这些信号,及时调整输注速度、浓度或配方,让肠道能更好地接受营养。
(三)药物浓度监测
1.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像万古霉素、苯妥英钠,要监测血药浓度,因为营养制剂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吸收,只有掌握血药浓度,才能保证药物发挥最佳效果。
五、肠内营养的护理与用药注意事项
(一)输注方式
1.持续输注:就像缓缓流淌的小溪,适合胃肠道耐受性差的患者,能让肠道慢慢适应营养物质的输入。
2.间歇输注:如同有节奏的海浪,适合胃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一次输入一定量的营养,给肠道适当的休息时间。
(二)药物给药时间
1.避免药物和营养制剂同时输注,它们就像两个容易“打架”的小伙伴,间隔至少1小时,才能互不干扰。
2.特殊药物,比如抗酸药,要在营养输注前1小时使用,让它先发挥作用,为营养的吸收创造好条件。
(三)管路维护
1.定期冲洗管路,就像给水管定期清理一样,防止营养残渣堵塞管路。
2.使用专用注射器给药,避免污染,保证药物和营养制剂的纯净。
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实施,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要综合考虑营养需求和药物特性,才能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营养制剂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都是关键环节,需要医生、药师、营养师、护士多学科协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合理用药,让肠内营养真正成为重症患者的“生命线”,帮助他们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田伟华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RICU 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