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烟雾病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和脑部血流有关吗

2025-08-10 0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烟雾病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名字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是因为患者脑血管造影时,脑底部会出现像“烟雾”一样的异常血管网而得名。对烟雾病患者来说,医生常会叮嘱“别剧烈咳嗽”,这可不是小题大做,背后藏着和脑部血流密切相关的原因。剧烈咳嗽时的身体变化,可能会给本就脆弱的脑部血流“添乱”,甚至带来风险。

一、先搞懂:烟雾病的脑血管“天生脆弱”

烟雾病的核心问题是脑部主要血管(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出现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就像灌溉农田的主水管慢慢变细、堵塞,大脑为了“自救”,会在脑底部生出许多细小的异常血管,这些血管就是“烟雾血管”。

这些烟雾血管虽然能临时替代主血管供血,但很“脆弱”——血管壁薄、管径细,容易破裂或堵塞。正常情况下,脑部血流需要保持稳定的压力和流量,而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调节能力已经受损,就像失去了“稳压阀”的供水系统,压力稍有波动就可能出问题。

二、剧烈咳嗽时,身体发生了“连锁反应”

咳嗽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射,但剧烈咳嗽(比如连续、用力的咳嗽)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会间接影响脑部血流:

1.胸腔压力“骤升骤降”

剧烈咳嗽时,人会先深吸气然后紧闭声门,胸腔和腹腔压力突然升高,就像给身体“捏了一把”。这种高压会顺着血管传递,让颈部和脑部的血管压力瞬间升高;咳嗽结束后,压力又突然下降,血管压力随之骤降。这种“过山车”式的压力变化,对烟雾病患者脆弱的烟雾血管来说,是很大的刺激。

2.血压跟着“波动”

剧烈咳嗽时,交感神经会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也会短暂升高;而频繁咳嗽导致体力消耗大,加上可能憋气,血压又可能出现波动,甚至短暂降低。血压的忽高忽低,会直接影响脑部血流的稳定性,让原本供血就不稳定的脑组织“雪上加霜”。

3.脑部血流“被迫改变”

胸腔压力升高时,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阻力增加,脑部的静脉血液回流也会受阻,导致脑部血管内血液淤积,压力升高;当咳嗽停止,压力解除,血液又会快速流动,这种血流的“急停急起”,容易让脆弱的烟雾血管不堪重负。

对普通人来说,身体能快速调节这些变化,脑部血流不会受明显影响,但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调节能力差,很难应对这种突然的波动。

三、避免剧烈咳嗽,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脑血管”

烟雾病患者避免剧烈咳嗽,本质上是为了减少对脑部血流的干扰,保护脆弱的烟雾血管,降低风险:

1.防止血管“破裂出血”

烟雾血管壁薄,剧烈咳嗽时的瞬间高压可能让这些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脑出血会压迫脑组织,导致头痛、呕吐、偏瘫甚至昏迷,对烟雾病患者来说,出血风险本就高于常人,剧烈咳嗽会让这种风险进一步增加。

2.避免血流“突然中断”

除了出血,剧烈咳嗽还可能导致脑部血流短暂减少。当胸腔压力骤升时,脑部动脉血流可能被“挤”得暂时减少,加上血压波动,脑组织可能出现短暂缺血。烟雾病患者的脑组织本就处于“供血不足”的边缘,短暂缺血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比如突然肢体无力、说话不清),甚至脑梗死。

3.减少血管“痉挛”风险

剧烈咳嗽带来的刺激,可能让本就敏感的脑血管发生痉挛(血管突然收缩)。烟雾血管一旦痉挛,会进一步加重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恢复。

所以,医生叮嘱避免剧烈咳嗽,不是“限制自由”,而是针对烟雾病患者脑血管特点的保护措施,帮他们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四、哪些情况容易引发剧烈咳嗽?提前预防是关键

对烟雾病患者来说,预防剧烈咳嗽比“忍住不咳”更重要,这些常见诱因要提前避开:

1.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是引发剧烈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感染后气道黏膜受刺激,会出现频繁咳嗽,尤其夜间或晨起时明显。烟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呼吸道感染。

2.气道刺激物

吸烟(包括二手烟)、油烟、粉尘、刺激性气味(如香水、消毒剂)会刺激气道,引发咳嗽。患者要远离这些刺激物,家里保持空气流通,做饭时打开油烟机,避免接触可能引发咳嗽的气体或粉尘。

3.过敏因素

对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的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过敏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干咳。这类患者要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减少咳嗽发作。

4.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酸反流到食管和咽喉部,会刺激气道引发咳嗽,尤其夜间平躺时更明显。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睡前2-3小时别吃东西,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反流和咳嗽。

提前预防这些诱因,能从源头减少剧烈咳嗽的发生,比咳嗽发作后硬忍更有效。

五、万一咳嗽了,这样做能“减轻影响”

如果烟雾病患者不小心出现咳嗽,尤其是有剧烈咳嗽趋势时,别硬扛,试试这些方法减轻对脑部血流的影响:

1.控制咳嗽力度,别“用力过猛”

咳嗽时尽量减轻力度,避免连续、剧烈的咳嗽。可以用手轻轻按住胸口,缓冲咳嗽时的震动,减少胸腔压力的剧烈变化。如果感觉要剧烈咳嗽,先做几次深呼吸,慢慢把痰咳出,而不是用力猛咳。

2.及时处理,别拖延

轻微咳嗽时,多喝温水湿润气道,减少刺激;如果咳嗽频繁或有痰,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药物(比如氨溴索、右美沙芬等),避免咳嗽加重。别自己硬扛,也别滥用强力止咳药,需遵医嘱用药。

3.咳嗽时保持稳定姿势

咳嗽时尽量坐着或半躺着,避免平躺。坐着时胸腔压力变化相对平缓,能减少对脑部血流的影响;咳嗽时别突然站起来或变换姿势,防止血压波动叠加咳嗽的影响。

4.咳嗽后休息观察

剧烈咳嗽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头晕、头胀,这时候要坐下或躺下休息一会儿,观察症状是否缓解。如果出现头痛加重、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等情况,及时告诉家人并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这些方法能在咳嗽发生时减少对脑部血流的冲击,为脑血管“减压”。

六、除了避免剧烈咳嗽,这些“血流保护”措施也重要

保护烟雾病患者的脑部血流,不止要避免剧烈咳嗽,这些日常措施同样关键:

1.保持血压稳定

血压波动是影响脑部血流的重要因素,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按医生要求服用降压药(如果有高血压),避免血压忽高忽低。日常避免突然用力(如搬重物、用力排便),这些行为和剧烈咳嗽类似,会导致血压骤升。

2.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熬夜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影响血压和血管功能。患者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让身体处于稳定状态,减少脑血管负担。

3.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导致胸腔压力升高,和剧烈咳嗽的影响类似,可能诱发脑血管问题。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4.定期复查,规范治疗

烟雾病需要长期随访和规范治疗(药物或手术),患者要按医生要求定期做脑血管检查(如脑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时了解脑血管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从根本上降低风险。

烟雾病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和脑部血流有密切关系。剧烈咳嗽引发的胸腔压力波动、血压变化、血流改变,会给本就脆弱的烟雾血管带来额外风险,可能诱发出血或缺血。对患者来说,预防剧烈咳嗽(如避免呼吸道感染、远离刺激物)、咳嗽时科学应对、做好日常血流保护措施,都是保护脑血管的重要环节。

理解这些背后的原因,就能更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让脑部血流保持相对稳定,为健康恢复打下基础。毕竟,对烟雾病患者来说,稳定的血流就是脑组织最需要的“保障”。

(朱玉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二病区(2)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