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胃肠镜检查之前,正确服用相关药物对于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提高诊断准确性以及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关键要点:
一、泻药的作用与服用方法
通常在检查前一天开始饮用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其目的是清空肠道内的粪便残渣,使医生能够在清晰的视野下观察黏膜情况。一般将整包药物溶解于大量温水中(通常为2000 - 3000毫升),并在规定时间内分次喝完。例如,上午喝一部分,下午再喝剩余部分,这样能逐渐软化和冲刷肠道内容物,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不适。服用过程中要适当走动,轻轻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更彻底。如果排出的液体仍带有浑浊或颗粒状物质,可能需要继续增加饮水量直至排出物基本呈清水样。
二、消泡剂的使用时机
有时医生还会开具消泡剂,像西甲硅油这类药品。它主要用于消除肠道内的泡沫,因为泡沫会干扰内镜下的视野,影响对病变的判断。一般是在服用完泻药后一段时间,临近检查时使用。按照医嘱取适量消泡剂口服,它能迅速降低表面张力,让泡沫破灭,进一步优化观察条件。
三、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用药需格外谨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肾脏排泄功能减弱,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所以要密切监测他们的反应,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发生;儿童由于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剂量必须严格根据体重精准计算,且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家长协助完成服药过程;孕妇则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该项检查及如何调整用药方案;而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在服用泻药前后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病情波动。
四、服药期间饮食配合
从服用泻药起,就应遵循特定的饮食要求。先是改为低纤维、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藕粉等,之后再完全禁食。这是因为固体食物残留会阻碍肠道清洁效果,而高纤维食物更难消化排空。严禁食用带籽、带皮的食物以及红色的液体(如果汁),以免误认为是出血而被误导诊断。同时,吸烟者也最好暂时戒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检查的干扰。
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部分人在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若症状较轻,可通过深呼吸、放松心情缓解;若较为严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另外,极少数人可能对泻药过敏,一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即停止用药并接受紧急治疗。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未能达到理想的肠道准备效果,不要自行加量或更改药物,应及时联系医生寻求解决方案。
总之,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配合,才能保证胃肠镜检查高效、安全地完成,为后续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王继飞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