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这样的新闻:某人原本身体硬朗,却突然因胸痛倒下,最终被诊断为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心梗,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的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发作,若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心梗的四个救命信号,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一、心梗: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供血管道”——冠状动脉被堵塞了,导致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引发心肌细胞的死亡。心梗的发病往往很突然,且病情发展迅速,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二、心梗的四大救命信号
心梗虽然凶险,但并非无迹可寻。在心梗发作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能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以下是心梗的四个主要救命信号:
1. 持续性胸痛
这是心梗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胸部有一种压榨性、紧缩性的疼痛,仿佛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数分钟甚至更久,不会因为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而迅速缓解。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这样的胸痛,尤其是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心梗的可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上腹部或颈部、下颌、左肩及左上肢疼痛
心梗引起的疼痛并不总是局限于胸部。有时,疼痛会放射到上腹部、颈部、下颌、左肩以及左上肢等部位。这种放射痛往往让人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如胃痛、牙痛等。因此,当这些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且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时,也应考虑心梗的可能性。
3. 恶心、呕吐、大汗淋漓
除了疼痛外,心梗还可能伴随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体征,这是身体在应激状态下的一种反应。这些症状虽然不特异,但结合胸痛等其他表现,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 呼吸困难、晕厥
在心梗发作的严重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血液供应。此时,患者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必须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三、如何应对心梗的紧急情况?
面对心梗的紧急情况,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或互救。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心梗症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并清晰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等信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2. 让患者平躺休息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同时,可以让患者平躺休息,解开其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等药物,且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但切记不要自行给药或加大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 实施心肺复苏(CPR)
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的急救措施,可以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式,暂时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后续的救治争取时间。当然,实施心肺复苏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
四、预防心梗,从生活做起
心梗虽然凶险,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病风险。以下是一些预防心梗的建议: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炸、腌制等不健康食品。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梗的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以保护心脏健康。
-控制体重:肥胖是心梗的重要诱因之一。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等方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梗的危险因素。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往往很突然且病情发展迅速。但只要我们掌握心梗的四大救命信号,并在关键时刻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有可能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同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措施,我们也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发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心脏健康,共同守护生命的奇迹!
(王杰 赞皇县中医医院 内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