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什么是微生物?它们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2024-06-03 13: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什么是微生物

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一般小于0.1mm,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现代定义中,通常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单细胞、多细胞和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分类:按其大小、有无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的分化程度和核酸组成等,可分为三大类,即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和原生动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古菌和细菌)、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主要有古菌;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真核生物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特点:具有“体小面大”的特征,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得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这一特性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并且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例如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 - 10000倍的乳糖。

二、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 有益方面

帮助消化食物:许多微生物定植于人体的肠道内,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它们能够分解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形式,从而促进机体对营养的摄取。比如,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便秘等问题。

合成维生素:部分微生物还能在体内合成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K、B族维生素等。这些维生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凝血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增强免疫力:适量接触环境中的无害微生物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提高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例如,儿童时期适当接触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构建,减少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拮抗有害菌: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而通过补充特定的益生菌来恢复平衡,则可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2. 有害方面

引发传染病: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是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元凶。它们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或其他致病因子,导致机体出现发热、炎症、组织损伤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由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结核病、肝炎等。

产生毒素: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毒代谢产物,这些毒素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例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含有该毒素的食物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则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毒素之一,极少量就能导致严重的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

破坏微生态平衡: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过程中,如果不合理使用,可能会杀死体内的有益微生物,导致微生态失衡。此时,原本受抑制的条件致病菌可能趁机过度生长,引发二重感染等问题。此外,长期的饮食不均衡、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健康。

综上所述,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包括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也存在潜在的危害。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合理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影响,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李迪 平顶山河舞总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