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肌梗死急救知识:时间就是心肌 生命在于速度

2025-08-04 13: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每18-20秒就有一例新发病例,每3例患者中就有1例因猝死离世。其核心救治原则可浓缩为一句医学格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在黄金120分钟内实现血管再通,可挽救90%濒死心肌;若延误超过6小时,心肌坏死面积将扩大80%,导致不可逆的心功能衰竭。

一、黄金抢救时间:120分钟的生死竞速

心梗发生后,心肌细胞以每分钟1%的速度坏死。120分钟内完成血管再通,患者死亡率可降至4%-6%;若超过6小时,死亡率飙升至30%以上。这一时间窗口涵盖三个关键环节:

症状识别: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伴冷汗、恶心、呼吸困难;不典型症状包括牙痛、肩背痛、胃痛等,女性及老年人更易出现。

急救响应:立即拨打120,保持患者平卧,避免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医疗干预:急救车转运至具备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优先启动绿色通道,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或溶栓治疗。

案例警示:某45岁男性突发胸痛,自行驾车前往医院途中发生室颤,虽经抢救仍遗留严重心衰。而另一位62岁女性在社区工作人员协助下,12分钟内完成急救药物使用、AED除颤和转运,术后心功能完全恢复。

二、院前急救四步法:普通人也能掌握的救命技能

第一步:立即拨打120

清晰报告患者位置、症状持续时间、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

保持通话畅通,按照调度员指导进行初步处置。

提前打开家门,清理通道障碍物,便于急救人员快速进入。

第二步:保持患者静止

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平躺,双腿稍抬高以减少回心血量。

松解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避免胸腔受压。

禁止喂食、饮水或擅自用药(除非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且血压正常)。

第三步:药物干预(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0.5mg,5分钟后可重复1次。禁忌症:收缩压<90mmHg、心率>100次/分、右心室梗死、青光眼患者。

阿司匹林:嚼服300mg(非肠溶片)。禁忌症:消化道出血史、近期手术史、阿司匹林过敏者。

替代方案:若患者无法吞咽,可将硝酸甘油碾碎置于舌下,或使用速效救心丸(含服10-15粒)。

第四步:心肺复苏与AED使用

判断意识: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喊,检查呼吸(观察胸廓起伏5-10秒)。

胸外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避免中断。

人工呼吸:非专业人员可仅持续胸外按压,直至AED到达。

AED操作:开机后按语音提示粘贴电极片,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时按下放电按钮。电击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

数据支撑:上海某社区2024年开展全民急救培训后,心梗院外死亡率从12.7%降至6.3%,其中85%的存活者接受了规范的心肺复苏。

三、医疗环节的关键决策:从急诊到康复的全链条管理

1. 急诊分诊

胸痛中心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原则,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

肌钙蛋白、D-二聚体等血液标志物检测,辅助鉴别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致命性疾病。

2. 血管再通策略

PCI手术:首选方案,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成功率>95%。

溶栓治疗:适用于无法及时进行PCI的基层医院,需在发病3小时内使用,但出血风险增加3倍。

杂交手术:对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结合PCI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可降低再梗死率。

3. 术后管理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心脏康复:术后24小时启动早期活动计划,包括呼吸训练、肢体功能锻炼。

二级预防:严格控制血压(<130/80mmHg)、LDL-C(<1.8mmol/L),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和运动负荷试验。

四、预防胜于治疗:构建心血管健康防线

高危人群筛查:

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颈动脉超声、踝臂指数(ABI)。

糖尿病患者每3年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采用DASH饮食模式(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盐摄入量<5g/日。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心理:通过正念减压疗法(MBSR)降低焦虑水平,冠心病患者抑郁筛查率应达100%。

药物预防:

阿司匹林(75-100mg/日)用于一级预防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使LDL-C降幅达50%以上。

五、科技赋能急救:从“救命黄金圈”到智慧医疗

5G急救车:配备车载CT、超声和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

AI辅助诊断: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心电图,心梗识别准确率达99.2%。

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变异性(HRV),提前6小时预警心梗发作。

六、总结

心梗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需要患者、家属、急救人员和医生的无缝协作。记住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120分钟抢救时间。通过普及急救知识、完善急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我们终将打破“猝死魔咒”,让更多生命重获新生。

(胡佩佩 许昌市许昌医院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