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人同时吃多种药,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025-05-06 20: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常常结伴而来,这使得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成为不少老年朋友的日常。然而,多种药物在体内 “相遇”,并非简单的功效叠加,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就像隐藏在药盒里的 “隐形陷阱”,稍不留意就可能引发头晕、恶心、出血等不良反应,甚至加重原有病情。因此,掌握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的安全准则,学会避开药物相互作用的雷区,是守护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一环。

就医时主动亮出 “用药家底”,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很多老年人同时在不同科室就诊,或是自行购买非处方药、保健品,却容易忽略不同药物之间的潜在影响。曾有位患房颤的老人,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又因关节痛自行加用布洛芬,结果出现皮下瘀斑,检查发现是两种药物联用增加了出血风险。这提醒我们,就诊时必须毫无保留地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那些包装简单的中成药和宣称 “纯天然” 的保健品 —— 比如阿胶与抗凝血药同服可能引发出血,甘草片里的成分可能影响降压药效果。建议家属帮老人制作一份清晰的用药清单,注明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和用药目的,每次就诊时随身携带,就像给医生提供了一份 “用药地图”,让他们能更精准地避开配伍禁忌。

给身体 “减负” 的用药原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重要。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就像运转多年的过滤器,处理药物的效率难免下降,此时若照搬年轻人的用药剂量,很容易让药物在体内 “堆积”。就像一位患高血压的老人,按常规剂量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下肢水肿,减少剂量后症状明显缓解 —— 这正是 “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 原则的体现。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更要谨慎,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监测血糖,避免因药物过量导致低血糖昏迷。还要特别注意复方药的 “隐藏成分”,比如很多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会让血压升高,高血压老人若同时服用降压药,可能让药效大打折扣;而两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服,则可能超出肝脏代谢限度,引发肝损伤。

把好服药时间的 “时间差”,能减少药物间的 “正面冲突”。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有各自的 “时间表”,巧妙安排服药间隔,能降低相互干扰的概率。比如,老人常吃的钙剂会影响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吸收,两者最好间隔 2 小时以上;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类药物,需要空腹用白水送服,且服药后半小时内不能躺卧,更要避开与早餐中的牛奶同服,否则会大大降低药效。为了避免漏服,不妨准备一个分时段药盒,按早中晚分别摆放当日药物,再设置手机闹钟提醒,就像给用药安排了 “生物钟”。千万要记住,万一漏服,不要随意加倍补服,尤其是降压药、降糖药等,突然增加剂量可能导致血压骤降或低血糖,正确的做法是咨询医生后再决定。

定期给用药清单 “瘦身”,是长期安全用药的保障。老年人的病情会随时间变化,有些药物可能从 “必需品” 变成 “多余品”。比如一位老人因失眠长期服用艾司唑仑,随着睡眠改善,医生逐步减少剂量直至停药,避免了长期使用带来的依赖风险;还有些老人在过敏季节过后,忘记停用抗过敏药,可能加重口干、便秘等不适。建议每 3 个月请全科医生或药师对用药方案进行一次 “体检”,评估每种药物是否仍有必要、剂量是否合适。同时,每年至少做一次肝肾功能检查,特别是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影响肝功能)、阿司匹林(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老人,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就像给健康装上 “预警器”。

家庭护理中的 “用药细节”,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家属整理药箱时,要像 “安检员” 一样仔细,及时清除过期药品 —— 比如存放过久的硝酸甘油,可能因失效无法缓解心绞痛;拆开包装的药片若受潮,不仅药效下降,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帮老人购买非处方药时,一定要向药师说明老人的慢性病和正在服用的药物,比如给有胃溃疡的老人买止痛药,应避免选择布洛芬等可能加重胃损伤的药物,而优先考虑对胃刺激小的剂型。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老人的状态,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皮疹、心慌等症状,别先想着 “是不是老毛病犯了”,而要警惕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医排查。

老年人用药安全,就像一场需要多方配合的 “守护战”:老人要主动沟通,家属要细心照护,医生要精准调配,药师要专业把关。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 “分内事”,才能让多种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相互作用的风险,让老年朋友在安全用药的护航下,安享健康晚年。

(谢芸 开封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