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过期药品还能吃吗?如何正确处理家里的过期药?

2025-08-04 13: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每个家庭的药箱里,或多或少都躺着一些 “沉睡” 的药品 —— 它们可能是上次感冒剩下的胶囊,也可能是过期已久的降压药,甚至还有几年前医生开具的处方药。这些被遗忘的药品一旦过了有效期,不仅可能失去药效,还可能变成威胁健康的 “隐形杀手”。很多人觉得药品外观没变化就还能吃,或是舍不得扔掉,殊不知这种侥幸心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首先要明确的是,过期药品绝对不能服用。药品的有效期是经过严格实验确定的,指的是在规定储存条件下,药品质量能够符合规定标准的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药品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分解、氧化或其他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比如抗生素类药物,过期后不仅无法杀灭细菌,还可能产生有毒代谢产物,服用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甚至损伤肝肾功能。而像硝酸甘油这类急救药品,过期后药效锐减,关键时刻无法缓解心绞痛,可能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有些患者认为 “药品过期只是药效差一点,多吃点就能弥补”,这种想法更是大错特错。过期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可能大幅下降,而毒性成分却可能增加,盲目加量服用只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曾有案例显示,一位老人服用过期的降压药后,血压不仅没得到控制,反而因药物变质引发了严重的胃肠道出血。此外,液体类药品如糖浆、眼药水等,过期后更容易滋生细菌,使用后可能导致眼部感染或胃肠道炎症。​

那么,家里的过期药品该如何处理呢?随意丢弃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很多人习惯将过期药扔进垃圾桶,这些药品可能被儿童或宠物误服,也可能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土壤和水源。部分药品中的化学成分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比如含抗生素的污水进入水体,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含激素的药物则可能干扰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正确的处理方式需要根据药品类型区别对待。对于口服片剂、胶囊等固体药品,可先将其从原包装中取出,放入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温水溶解,再混入一些生活垃圾(如厨余垃圾),这样能避免药品被他人捡拾后误用。对于液体药品,如糖浆、口服液等,可直接倒入下水道,但要注意同时打开水龙头,让大量清水冲洗管道,防止药物残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特殊药品的处理方式更为严格。比如含麻醉成分的止痛药、精神类药品等,属于国家管制药品,过期后不能随意丢弃,应及时送回开具处方的医院或药店,由专业人员进行销毁。此外,像胰岛素这类需要冷藏保存的生物制剂,过期后不仅药效丧失,还可能产生致敏物质,处理时需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层,待完全冻结后再丢弃,以降低风险。​

为了减少过期药品的产生,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科学管理家庭药箱。首先,购买药品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适量购买,避免因囤积过多而过期。其次,要定期整理药箱,建议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及时清理过期药品,并记录药品的有效期,将近期可能过期的药品放在显眼位置优先使用。储存药品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存放,如避光、冷藏、防潮等,避免因储存不当导致药品提前变质。​

最后要提醒的是,药品的有效期并非绝对,其质量还受储存条件的影响。如果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出现外观变化(如片剂变色、潮解,胶囊软化,液体浑浊、有沉淀等),即使未过有效期,也应视为变质药品,坚决不能使用。​

家庭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是小事,实则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养成科学处理过期药品的习惯,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让我们从正确对待每一粒过期药品开始,共同守护健康与家园。

(谢芸 开封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