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膝盖一跳跃就疼?超声诊断“跳跃膝”有什么优势?

2025-08-09 10: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球场上纵身跃起的瞬间,膝盖下方突然传来的刺痛往往让人猝不及防,那种尖锐的痛感会瞬间瓦解发力的勇气,落地后连弯曲膝盖都变得小心翼翼。这种 “一跳跃就疼” 的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 “跳跃膝”,学名髌腱末端病,指的是连接髌骨与胫骨的髌腱因反复牵拉产生的慢性损伤。它并非运动员的专属困扰,篮球、排球爱好者,频繁登山、爬楼梯的人,甚至长期久坐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失衡的人群,都可能遭遇这种麻烦。

很多人最初出现症状时,总觉得是 “运动过量”,休息几天就能好转。但髌腱的损伤是一个渐进的累积过程,跳跃时它要承受体重 3-5 倍的拉力,每一次起跳落地都是对肌腱的考验。反复牵拉会造成肌腱纤维微小撕裂,若未及时修复,便会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膝盖下方按压痛,上下楼梯、蹲下站起时疼痛加剧,严重时日常行走都会受影响。

要准确诊断 “跳跃膝”,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很关键,超声检查凭借多项优势成为理想选择。它能实现实时动态观察,医生可让患者做屈伸膝盖、模拟跳跃等动作,实时观察髌腱运动时的形态变化。正常髌腱在屈伸时张力均匀,而受损髌腱可能出现局部增厚、回声不均,甚至牵拉时异常松弛或凸起,这些动态变化为诊断提供了直接依据,这是 CT、X 线等静态影像难以做到的,尤其在区分生理变异与病理改变时优势明显。

超声还能清晰呈现髌腱的细微结构。髌腱由无数平行胶原纤维组成,纤维整齐排列是其正常功能的基础。慢性损伤时,纤维会出现水肿、纤维化、钙化等变化,超声通过不同回声信号精准区分:水肿为低回声,纤维化呈不均匀中等回声,钙化则是强回声伴后方声影。这能帮助医生判断损伤程度和类型,比如是早期肌腱炎还是肌腱退变,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还能与髌骨软化症、半月板损伤等鉴别,避免误诊。

与 X 线、CT 相比,超声无辐射,适合儿童、孕妇及需多次复查者。X 线和 CT 对软组织分辨率低,难发现早期肌腱损伤,仅能提示明显钙化或骨骼增生;磁共振虽对软组织显示好,但费用高、耗时长,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患者受限。而超声无这些限制,操作简便,10-15 分钟即可完成,费用低廉,便于基层医院普及,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诊断。

此外,超声能在治疗中提供实时引导。对保守治疗无效者,进行局部封闭或冲击波治疗时,超声引导可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将药物或能量直接作用于受损髌腱,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提高疗效。治疗后复查,超声能动态观察髌腱恢复,如水肿是否消退、胶原纤维排列是否规则,以此评估效果并调整方案,这种 “诊断 - 治疗 - 复查” 一体化优势,让其在 “跳跃膝” 全程管理中不可或缺。

不过,超声检查准确性与医生经验相关,经验丰富者能敏锐发现细微病变,如早期肌腱微小撕裂或局部血流异常。因此,怀疑 “跳跃膝” 时,建议选择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检查。

预防 “跳跃膝” 比治疗更重要。运动前充分热身,动态拉伸激活膝关节周围肌肉;运动时动作规范,避免过度跳跃或突然发力,选合适装备如缓冲好的运动鞋;运动后及时冷敷放松,缓解肌肉疲劳。若出现膝盖下方疼痛,尤其跳跃、上下楼梯时加重,需及时就医,尽早诊断治疗。

总之,超声凭借实时动态观察、清晰显示细微结构、无辐射、操作简便及治疗引导等优势,在 “跳跃膝” 诊疗中作用显著。它能帮助早期发现病变、为治疗提供依据、实时监测评估,是保障膝关节健康的有力工具。合理利用超声,结合科学预防治疗,能更好应对 “跳跃膝”,让膝关节在运动中保持灵活健康。

(闫红杰 郑州四六〇医院 超声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