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影像科,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患者拿着检查单匆匆赶来,却被医生告知 “需要空腹”“得把金属饰品摘掉”,只能无奈改期。放射检查作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其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查前的准备工作。看似简单的 “空腹”“脱衣服”,背后藏着关乎检查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大学问,稍不注意就可能影响诊断结果,甚至需要重新检查。
先说说大家最常遇到的 “空腹” 要求。很多人不解,做个检查而已,吃没吃饭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与检查部位和成像原理密切相关。以上腹部 CT 和胃肠钡餐造影为例,食物残渣和胃肠道内的气体是影响成像清晰度的 “拦路虎”。当我们进食后,胃内会充满食物、消化液和气体,在 X 线或 CT 图像上,这些物质会形成不规则的阴影,可能掩盖病变组织。比如,胃溃疡的龛影可能被食物残渣遮挡,肝内的小病灶也可能因胃肠胀气的干扰而难以辨认。一般来说,上腹部检查要求空腹 4-6 小时,就是为了让胃肠道充分排空,减少这些干扰因素。
空腹的具体要求也因检查类型略有不同。胃肠钡餐造影需要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晚餐后就不再进食,检查当天早晨也不能喝水,这样才能保证钡剂顺利涂布胃肠道黏膜,清晰显示黏膜的细微结构。而增强 CT 检查时,空腹的要求更严格,不仅要禁食禁水,还需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碘造影剂的过敏情况。这是因为造影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空腹能降低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的风险,避免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再看 “脱衣服” 这个看似琐碎的环节,其实同样至关重要。放射检查是通过射线穿透人体形成影像,而金属、高密度衣物或饰品会对射线产生阻挡,在图像上形成伪影。这些伪影就像照片上的污点,可能被误认为是体内的病变,也可能掩盖真实的病灶。比如,做胸部 X 线检查时,如果患者穿着带金属纽扣的内衣,纽扣的影像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肺部的结节;做腰椎 CT 时,若腰间佩戴着金属腰带,腰带的伪影可能会遮挡椎间盘的病变。
因此,在进行放射检查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除检查部位的衣物和饰品。一般来说,检查时会提供专用的检查服,患者只需换上检查服即可。对于女性患者来说,需要注意避免穿着带钢圈的内衣;做颈部检查时,要取下项链、耳环、眼镜等;做盆腔检查时,需脱掉带有金属拉链或纽扣的裤子。如果患者身上有永久性的金属植入物,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这些植入物虽然无法移除,但医生可以通过调整扫描参数来减少其对图像的影响。
除了空腹和着装,还有一些细节准备也不容忽视。比如,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在做放射检查前必须提前告知医生,因为射线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幼儿造成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铅衣遮挡腹部等。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无法配合检查,可能需要在检查前使用镇静药物,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孩子禁食禁水,并在检查前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另外,在检查前,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肌肉紧张,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做磁共振检查时,身体的移动会导致图像模糊。同时,患者要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症状和既往检查情况,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检查部位和调整检查方案。
很多人担心放射检查的辐射问题,其实只要做好防护,辐射风险是在安全范围内的。正规医院的影像设备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辐射剂量。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的指令,如保持特定姿势、屏住呼吸等,这样可以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从而降低辐射暴露。
总之,放射检查前的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却直接关系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空腹是为了减少胃肠道内容物对图像的干扰,脱除金属物品是为了避免伪影的产生,这些准备都是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目的是为了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因此,患者在进行放射检查前,一定要认真听取医生的指导,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要因小失大,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和诊断结果。只有医患双方共同配合,才能让放射检查更好地为疾病诊断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陈绍康 襄城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