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早上喝了口水,还能做腹部B超吗?”“做核磁共振时,身上的金属假牙需要摘掉吗?”在影像科诊室门口,类似的疑问每天都在上演。很多人不知道,影像检查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检查失败或误诊。看似简单的“拍片子”,背后藏着不少需要提前做好的“功课”。今天就来详细说说,不同影像检查前,那些必须做对的准备工作。
一、通用准备:这些细节适用于所有检查
无论做哪种影像检查,有些基础准备是通用的,做好这些能让检查更顺利。
-带齐资料:检查前一定要带好病历本、既往的影像片子(如CT片、MRI片)和报告。医生需要通过对比既往资料,判断病变是否有变化。比如肺部结节患者复查CT时,新旧片子的对比能帮助医生判断结节是否增大,这对诊断至关重要。此外,若有过敏史(尤其是造影剂过敏)、手术史、金属植入物(如心脏支架、关节置换物),要提前告知医生或技师,避免意外风险。
-穿着得体:检查时要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避免穿带金属饰品的衣物(如带拉链的外套、有金属扣的内衣)。金属物品会在影像上形成伪影,干扰图像判断。比如做胸片时,衣服上的金属纽扣可能会被误认为肺部结节;做MRI时,金属饰品还可能被磁场吸附,造成危险。建议检查当天穿棉质无装饰的衣物,更省心。
-调整状态:检查前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紧张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影响检查效果,尤其是需要屏气的CT、MRI检查,呼吸不稳会让图像模糊。如果是儿童或无法配合的患者,家长要提前做好沟通,必要时医生会使用镇静药物帮助完成检查。
二、按“器”准备:不同检查的专属注意事项
影像科的设备不同,检查原理和要求也不同,准备工作需要“对症下药”。
X线检查:简单却有讲究
X线检查是最常见的影像检查,包括胸片、四肢骨片、腹部平片等,准备工作相对简单,但细节不能忽视。
-胸片:检查前要脱掉上衣(保留内衣时需确认无金属钢圈),摘掉项链、玉佩等颈部饰品,女性要取下胸罩(带金属扣或钢圈的胸罩会在图像上显影,遮挡肺部结构)。检查时需站立,双手叉腰,身体稍前倾,听从技师指令屏住呼吸(通常只需几秒钟),避免呼吸导致图像模糊。
-腹部平片:主要用于检查肠梗阻、尿路结石等。检查前一天要少吃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碳酸饮料),避免肠道积气影响图像。如果怀疑尿路结石,检查前可适量饮水,让膀胱充盈,更利于显示结石。
CT检查:分“平扫”和“增强”,准备大不同
CT检查分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需要注射造影剂,准备工作更复杂。
-平扫CT:
-头部、胸部CT:无需空腹,检查前摘掉头饰、眼镜,耳环等金属饰品即可。胸部CT检查时要配合技师屏气,减少呼吸运动的干扰。
-腹部、盆腔CT:必须空腹4-6小时(通常建议检查前一天晚8点后禁食),避免胃肠内食物残渣和液体影响图像。检查前半小时可喝500-800毫升温水,让胃肠道充盈,更清晰显示胃肠壁结构。
-增强CT:除了平扫的准备,还需注意:
-空腹4-6小时:造影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空腹能降低呕吐时误吸的风险。
-造影剂过敏筛查:检查前医生会询问过敏史,有严重过敏史(如对海鲜、碘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做增强CT。部分医院会要求做碘过敏试验,需提前告知医生有无哮喘、甲状腺疾病等基础病。
-预留静脉通道:增强CT需要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检查前会在手臂上扎留置针,检查后需在观察室留观30分钟,无不适再离开(少数人会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
MRI检查:对“金属”零容忍,时间安排要合理
MRI利用磁场工作,对金属物品极度敏感,准备工作要格外细致。
-严格禁带金属: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判断是否能做MRI(多数现代心脏支架、人工关节是MRI安全的,但旧款金属支架可能不行)。检查前要取下所有金属物品,包括手表、钥匙、手机、假牙(金属假牙会在头部MRI中产生伪影,影响脑组织显示)、节育环(金属节育环可能干扰盆腔MRI图像,必要时需提前取出)。
-避免化妆:很多化妆品(如粉底、眼影、指甲油)含金属成分(如钛白粉),磁场会使其发热,可能灼伤皮肤,还会干扰图像,检查前要彻底卸妆。
-控制饮食:腹部MRI需空腹4-6小时,盆腔MRI检查前要憋尿(膀胱充盈能更清晰显示子宫、前列腺等器官)。
-特殊人群: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无法耐受MRI的密闭环境(检查时需躺在狭长的机器内,持续10-30分钟),可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使用镇静药物。
超声检查:“空腹”还是“憋尿”,看检查部位
超声检查依赖声波反射,受气体和液体影响大,不同部位要求不同。
-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必须空腹8小时以上(建议检查当天早上空腹,前一天晚8点后不进食)。进食后胆囊会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无法清晰显示胆囊壁和结石;胃肠内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也会阻挡声波,影响肝脏、胰腺的观察。
-妇科、前列腺超声:需要憋尿让膀胱充盈。膀胱充盈后能推开肠道,减少气体干扰,使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器官更清晰显示。检查前1-2小时可喝500-800毫升水,感觉有明显尿意时再检查(但不要憋太久,过度充盈可能导致器官受压变形)。
-甲状腺、乳腺、四肢超声: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保持皮肤清洁,摘掉颈部、胸部的饰品即可。
核医学检查:“放射性”相关准备要牢记
核医学检查(如PET-CT、甲状腺显像)需要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准备工作围绕“减少辐射影响”和“保证图像质量”展开。
-空腹要求:PET-CT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避免血糖过高影响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类示踪剂的摄取与血糖水平相关)。检查前一天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摄取过多示踪剂,干扰诊断)。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前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通常要求空腹血糖<8.3mmol/L)。
-减少辐射暴露: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幼儿,多喝水促进示踪剂排出。
三、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人的额外注意
特殊人群的身体状况特殊,检查前的准备需要更细致。
-孕妇:原则上应避免X线、CT等有辐射的检查(尤其孕早期)。若病情需要必须做,要提前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医生会用铅衣遮挡腹部和盆腔,减少辐射影响。超声和MRI(孕中晚期必要时可做)相对安全,但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
-儿童:婴幼儿做检查时容易哭闹乱动,影响图像质量。检查前家长要安抚好孩子情绪,可带一件孩子熟悉的玩具转移注意力。如需镇静(如做MRI),要按医生要求禁食禁水(通常镇静前4小时禁食),避免镇静时呕吐。
-老人:高龄老人或行动不便者,检查前最好有家人陪同。做增强CT或MRI前,要告知医生有无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差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检查)。
四、常见误区:这些“想当然”可能害了你
很多人对影像检查的准备存在误解,这些误区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喝口水不算吃饭,不影响空腹检查”:错。腹部超声、增强CT等要求空腹的检查,不仅要禁食,还要禁水(少量清水送药除外)。喝水会刺激胆囊收缩,还可能导致胃肠内有液体,干扰图像。
-“金属饰品小,没关系”:错。即使是细小的耳钉、发卡,在MRI检查中也可能被磁场吸引,造成皮肤划伤,还会在图像上形成伪影,遮挡病变。
-“憋尿越多越好”:错。过度憋尿会使膀胱壁变薄,甚至导致盆腔器官受压变形,反而影响超声或MRI对病变的观察。有明显尿意但不难受,是比较合适的状态。
-“检查前吃点东西能避免低血糖”:错。需要空腹的检查(如腹部超声、增强CT),空腹是为了保证图像质量,随意进食可能导致检查失败,需要重新预约。若担心低血糖,可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检查时间或采取其他措施。
五、准备清单:一张表帮你理清重点
为了方便记忆,整理了常见检查的准备要点:
影像检查的准备工作看似繁琐,实则是为了让图像更清晰、诊断更准确。做好这些准备,不仅能避免重复检查、节省时间,更能为疾病的精准诊断打下基础。下次去影像科检查前,对照这份指南做好准备,让每一次检查都高效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