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青少年运动后膝盖疼,警惕“生长痛”还是骨骺损伤?

2023-10-16 19: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青少年群体中,运动后膝盖疼痛是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很多家长和孩子会首先想到 “生长痛”,觉得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无需过多担忧。但实际上,在这些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更需要警惕的问题 —— 骨骺损伤。如果将骨骺损伤误当作生长痛而忽视,很可能会对青少年的骨骼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准确区分两者至关重要。

生长痛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性疼痛,多发生在 5-12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这种疼痛通常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从时间上看,生长痛多在夜间发作,尤其是孩子休息时,疼痛会更加明显,而在白天活动时往往疼痛感减轻甚至消失,且发作频率不固定,可能几天一次,也可能几周一次。从疼痛部位来说,它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周围、小腿肌肉或大腿前侧,疼痛部位不固定,常常是双侧腿部交替出现。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而且不会伴随红肿、发热等症状,按压疼痛部位时,孩子通常不会感到明显的压痛。生长痛的出现与青少年骨骼生长速度较快,肌肉和韧带的生长相对滞后有关,过度活动、疲劳、受凉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疼痛。一般情况下,生长痛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和生长发育,通过休息、热敷、按摩等方式就能缓解,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骨骼与肌肉、韧带发育逐渐协调,生长痛会自然消失。

与生长痛不同,骨骺损伤是一种病理性损伤,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骨骺未闭合之前。骨骺是骨骼生长的关键部位,含有大量的成骨细胞,负责骨骼的纵向生长。青少年的骨骺还比较脆弱,其周围的软骨组织抗损伤能力较弱,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力的冲击、扭转或过度牵拉,就容易导致骨骺损伤。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时,膝盖受到猛烈撞击;或者在跑步、跳跃时,动作不当导致膝盖过度屈伸,都可能引发骨骺损伤。骨骺损伤的疼痛特点与生长痛有很大区别:疼痛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而且疼痛部位相对固定,多集中在膝关节附近的骨骺部位,比如胫骨结节、股骨远端等。疼痛性质较为剧烈,可能是刺痛或锐痛,会明显影响孩子的活动,导致孩子不敢行走、跳跃或弯曲膝盖。同时,骨骺损伤常伴随局部的红肿、发热,按压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如果损伤较为严重,还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畸形等情况,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骨骼生长不均衡,出现肢体短缩或弯曲等后遗症。

那么,当青少年运动后出现膝盖疼痛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仔细观察疼痛的特点,包括疼痛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是否伴随红肿、发热等症状。如果疼痛符合生长痛的特点,且经过休息后能够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让孩子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及时进行拉伸放松,同时注意保暖。如果疼痛符合骨骺损伤的特点,或者经过休息后疼痛没有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体格检查、X 线、CT、磁共振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骨骺损伤,需要根据损伤的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轻度的骨骺损伤可以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理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恢复期间要避免患处受力,确保损伤部位正常愈合;而严重的骨骺损伤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骨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避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

总之,青少年运动后膝盖疼痛既可能是生理性的生长痛,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骨骺损伤。家长要提高警惕,准确区分两者的特点,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果怀疑是骨骺损伤,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同时,家长也要引导孩子科学运动,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运动中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碰撞,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潘一品 南乐县人民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