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硝酸甘油——你真的会用吗?

2025-08-13 11: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为大家耳熟能祥的急救药品,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更是家中常备、随身携带,但你真的会用硝酸甘油吗?凌晨两点,58岁的出租车司机老张突然捂住胸口,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他颤抖着摸出硝酸甘油片,直接吞了下去,持续未缓解的症状使老张越加焦躁,接连吞服了4片,最终老张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老张服用硝酸甘油的方法是否正确?老张的急性心肌梗死,与硝酸甘油服用不当,是否相关呢?

误区一:吞服代替舌下含服——首过效应让药效归零

硝酸甘油必须舌下含服,这是由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决定的。舌下黏膜布满毛细血管网,药物经此直接入血,生物利用度高达80%,2-3分钟即可起效。若直接吞服,药物需经胃肠道吸收,再经肝脏代谢(首过效应),最终仅有10%的有效成分进入血液循环。

正确操作:

•用药前用淡盐水湿润舌下黏膜

•将药片置于舌下或齿龈内侧

•含服期间避免说话、吞咽动作

•5分钟内未缓解可重复给药,但15分钟内总量不超过3片

误区二:站立位含服——体位性低血压的隐形杀手

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但也会引发血压骤降。站立位用药时,血液因重力作用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容易诱发脑供血不足。数据显示,站立位含服硝酸甘油导致晕厥的风险是坐位的3.2倍。

急救场景还原:

•最佳体位:半卧位或坐位,背部垫靠枕

•禁忌体位:平卧位(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站立位(易跌倒)

•特殊人群:老年人含服时应有人陪同,避免独自活动

药物相互作用警示:

•禁止与西地那非(伟哥)联用:两者协同降压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

•慎与降压药联用:特别是α受体阻滞剂,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避免饮酒:酒精增强扩血管作用,增加跌倒风险

误区三:忽视药物保存条件——失效药片成“安慰剂”

硝酸甘油对光、热、湿度极其敏感。开封后若未妥善保存,有效成分会以每天1%的速度挥发。某三甲医院药学科检测发现,开封3个月后的硝酸甘油片,有效含量平均下降42%,部分批次甚至不足标示量的30%。

保存黄金法则:

•避光:使用原装棕色玻璃瓶,避免阳光直射

•控温:存放于20℃以下环境,夏季可冷藏

•防潮:取药后立即拧紧瓶盖,避免使用棉花或干燥剂

•定期更换:开封后每3个月更换新药,标记开封日期

失效自查方法:

•舌下含服无烧灼感或刺痛感

•药片出现变色、粘连、碎裂

•含服后10分钟仍未缓解症状

特殊人群用药警示

•青光眼患者:硝酸甘油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用药期间需监测眼压

•低血压患者:收缩压<90mmHg者禁用,可能引发脑缺血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张血管会加重流出道梗阻,导致晕厥

•严重贫血患者:扩血管作用可能加重组织缺氧

标准处置流程:

•立即停止活动,取坐位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0.5mg)

•同步拨打120急救电话

•5分钟后疼痛未缓解,重复给药

•15分钟内总量达3片仍无效,考虑心肌梗死可能,需紧急PCI治疗

家庭药箱管理建议:

•硝酸甘油与阿司匹林分开放置,避免混淆

•外出时使用专用避光药盒,勿贴身携带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建立用药记录卡

•家人学习心肺复苏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误区四:“万能”的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防治心绞痛最常用的药物,它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使用方便和经济实惠等优点。但硝酸甘油只是一时性缓解心绞痛症状,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如冠状动脉狭窄、痉挛等)并未消除,并非服用硝酸甘油就万事大吉,症状缓解后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引起心绞痛原因,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尤其对于心绞痛频繁发作、缓解时间逐渐延长的患者要格外注意,及时就医,警惕危急症状发生。另外,硝酸甘油仅缓解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绞痛,但对其他心脏病不一定起效。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管完全被血栓堵住,此时硝酸甘油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过量服用还会使血压下降,在重复两次服用硝酸甘油无效的情况下,一定要拨打120,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硝酸甘油是心血管疾病的“双刃剑”,正确使用能可快速缓解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绞痛症状,错误操作则可能雪上加霜。记住这个救命口诀:“舌下含服坐位稳,三片无效速送诊,避光保存勤更换,特殊人群要谨慎”。在生命危急时刻,科学用药就是与死神赛跑的关键筹码。

(王新陆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中心、慢病防控中心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