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病患者减体重别瞎 “饿” 科学控重不伤身体

2025-06-13 14: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这些年,见过不少慢病患者因为减肥方法不当,让身体遭了罪。其实控重是好事,但要是用 “瞎饿” 这种方式,那可就太危险了。就像给精密仪器乱调参数,很容易出故障,咱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得用科学的法子来减负。

一、饿出来的 “坑”,比肥肉更要命
总有人觉得,肚子里的脂肪就是吃出来的,饿几顿就能轻松甩掉。可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身体就像一台运行多年的老机器,各个零件之间配合精密,突然断了 “能量供给”,很容易出大问题。

拿慢阻肺患者来说,过度节食会让肌肉量快速下降,而呼吸肌的力量也会跟着减弱。呼吸肌就像拉车的马,马儿要是没力气了,车自然就拉不动,呼吸功能也会跟着恶化,稍微动一动就可能喘不上气,血氧饱和度也会降得厉害。

糖尿病患者更得警惕 “饥饿陷阱”。身体就像个血糖缓冲池,当摄入的热量突然大幅减少,肝脏会紧急释放储存的糖原,导致血糖先降后升,波动得比过山车还厉害。这种剧烈波动对血管和器官的伤害很大,长期下来,各种并发症的风险都会增加。

高血压患者过度节食则可能引发 “体位性低血压”。身体缺乏能量时,血管的调节功能会受影响,就像水压不足一样,猛地站起来,大脑会瞬间缺血,很容易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摔倒受伤。

二、给身体 “精准减负” 的四个锦囊
在监护室里,给患者制定营养方案时,我们都会算好 “能量账”,既要让体重稳步下降,又得保证器官正常运转。其实普通人也能学会这套方法,记住这四个锦囊就行。

第一个锦囊:算对 “基础消耗” 再吃饭

就像给汽车加油得知道油箱容量,减肥前得先算 “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身体躺着不动时消耗的热量。有个简单公式能帮你算:

男性:基础代谢(大卡)= 体重(公斤)×24

女性:基础代谢(大卡)= 体重(公斤)×22

比如一位 60 公斤的女性,基础代谢就是 60×22=1320 大卡。每天吃的热量比这个数少 300-500 大卡,既能慢慢减重,又不会伤害身体。还可以用 “手掌法则” 来控制食量:主食一掌(约 50 克),蛋白质一拳(约 70 克),蔬菜两拳,这样的搭配基本能满足身体需求。

第二个锦囊:把 “坏热量” 换成 “好营养”

很多人觉得 “少吃” 就是少吃饭,结果把主食减了,却忍不住吃饼干、蛋糕。其实精制糖才是 “隐形杀手”,一块奶油蛋糕的热量相当于 3 碗米饭,还会让血糖剧烈波动。不妨把下午的甜点换成一小把坚果(约 20 克)加半盒无糖酸奶,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避免血糖波动太大。

蛋白质可不能少。呼吸科患者都知道 “呼吸肌需要蛋白质喂养”,其实所有慢病患者都一样,肌肉量充足才能帮助控制血糖、稳定血压。每天要吃够 “1.2-1.5 克 / 公斤体重” 的蛋白质,比如 60 公斤的人每天吃 72-90 克,大概就是 1 个鸡蛋 + 1 盒牛奶 + 100 克瘦肉 + 1 块豆腐的量。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不仅能维持肌肉量,还能让身体更有劲儿。

第三个锦囊:用 “慢运动” 代替 “猛出汗”

有些患者为了快点减重,会选择剧烈运动,其实这很危险。对于慢病患者来说,“低强度、长时间” 的运动更合适,比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我们还会教慢阻肺患者做 “腹式呼吸操”:坐着的时候,一手放在胸口,一手放在肚子上,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收紧,每天做 10 分钟,既能消耗热量,又能锻炼呼吸肌。

这里有个 “运动口诀” 可以记:“不喘不闷微微汗,说话能成句”。意思是运动时心率别超过(170 - 年龄),比如 60 岁的人,心率控制在 110 次 / 分钟以内比较安全。如果运动中出现胸痛、头晕,一定要马上停下,这是身体在发出警告。

第四个锦囊:睡够觉比少吃更管用

监护仪上的数据不会说谎,熬夜的患者,血糖和血压的波动会比平时大 20% 左右。有研究发现,每天睡不够 6 小时的人,减肥成功率会降低 50%。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让 “饥饿激素” 升高,让人更想吃高糖高脂的食物。所以晚上 10 点就放下手机,保证 7 小时睡眠,相当于给减肥加了个加速器。

三、避开这些 “伪科学”,少走三年弯路
在和患者聊天时,发现大家很容易被各种减肥谣言忽悠。作为营养专科护士,必须揭穿这些 “美丽的谎言”。

l “只吃水果能快速减重” 是个大坑。水果中的果糖会促进嘌呤代谢,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可能会加重病情。而且单吃水果会导致蛋白质缺乏,肌肉流失得比脂肪还快,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反弹会更厉害。

l “减肥不能吃油” 也不对。我们给吞咽困难的患者做匀浆膳时,会特意加 10 毫升橄榄油,因为必需脂肪酸能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完全不吃油会导致皮肤干燥、免疫力下降,每天吃 10-15 毫升(约两勺)植物油,对心血管反而有好处。

l “饿到头晕是脂肪在燃烧”,这其实是低血糖的信号。大脑只能靠葡萄糖供能,一旦 “断粮”,就会出现发晕、手抖的症状,严重时还会昏迷。要是真出现这种情况,赶紧吃块糖或喝半杯果汁,先保证身体安全,再考虑减肥的事。

四、监护室里的 “控重智慧”:慢就是快
见过太多急于求成的患者后,越发觉得:慢病患者减肥,就像给老房子翻新,得慢慢修,不能急于求成。减肥速度太快,身体很容易吃不消,反而会加重病情。

其实身体很聪明,你对它温柔,它就会给你正向反馈。就像给呼吸机调参数,我们不会一下子把压力调很高,而是循序渐进;控重也是如此,每月减体重的 1%-2% 最安全,比如 70 公斤的人,每月减 0.7-1.4 公斤就很不错。

减肥从来不是目的,而是让身体更轻松地运转,让日子过得更有质量。每次看到患者能自己掌握饮食搭配,合理安排运动,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就觉得特别欣慰。

最后想对所有慢病患者说:别再跟自己的身体较劲了。饿出来的瘦是脆弱的,用科学养出来的健康才扎实。就像我们在监护室里常说的: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喘气,就是最大的福气。

(张芳博 周口市中心医院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