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为啥ICU病人总在抽血检查

2025-08-12 10: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ICU(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专门收治危重病患者的科室,这里的患者病情通常复杂且变化迅速。频繁的抽血检查是ICU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这些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以及监测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ICU病人需要如此频繁地抽血检查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抽血检查的目的

(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ICU患者往往面临着多种生命威胁,抽血检查能够提供关键的生理指标,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这些指标对于判断感染、贫血和出血风险至关重要。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的存在,而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状况。

(二)监测器官功能

    ICU患者通常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抽血检查可以监测各个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例如,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代谢和解毒能力,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肾功能检查则通过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可以用于诊断心肌梗死或心肌损伤。这些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器官功能的异常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指导治疗方案

    抽血检查的结果对于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血气分析可以提供患者的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信息,这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以及如何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此外,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如钾、钠、氯等)可以帮助医生调整补液方案,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因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或其他并发症。

(四)监测治疗效果

    在ICU中,患者的治疗方案往往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抽血检查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连续监测血培养结果和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评估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如果炎症标志物水平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反之,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二、常见抽血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一)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ICU中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反映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状况,对于判断患者的氧携带能力至关重要。血小板计数则用于监测出血风险,尤其是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时,血小板水平的监测尤为重要。

(二)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涵盖了多个系统的功能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对于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电解质水平(如钾、钠、氯、钙等)的监测对于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神经功能障碍。

(三)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动脉血中的氧分压(PaO₂)、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和pH值,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以及如何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用于监测休克患者的氧合状态,帮助医生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四)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对于预防和诊断出血或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ICU中,许多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或使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凝血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充凝血因子或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五)感染标志物检查

    感染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标志物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感染并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常见的感染标志物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等。CRP和PCT水平的升高通常提示存在细菌感染,且PCT在细菌感染中的特异性更高。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心肌标志物检查

    对于怀疑心肌梗死或心肌损伤的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指标包括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等。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受损,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评估心肌损伤程度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ICU中,心肌标志物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肌缺血或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七)其他特殊检查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查项目外,ICU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血培养、药物浓度监测等。血培养是诊断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原体,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则用于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如抗生素、抗凝药物等),通过监测药物浓度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抽血检查的频率及原因

    ICU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因此抽血检查的频率通常较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一)病情变化迅速

    ICU患者的病情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变化。频繁的抽血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休克患者,可能需要每小时或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血气分析,以评估组织灌注和氧合状态的变化。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需要每天多次进行血培养和感染标志物检查,以评估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二)治疗方案调整

    ICU患者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抽血检查的结果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例如,对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凝血功能检查的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因此,频繁的抽血检查是确保治疗方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三)多器官功能监测

    ICU患者往往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需要对多个器官的功能进行持续监测。抽血检查可以提供各个器官功能的指标,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器官功能的异常变化。例如,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每天多次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以评估器官功能的变化。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频繁监测心肌标志物的水平,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四)药物代谢监测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抽血检查监测药物浓度,可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对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药物浓度调整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凝血功能检查的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出血或血栓形成。

四、抽血检查对患者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尽管抽血检查对于ICU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频繁的抽血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贫血、局部疼痛和感染风险等。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医护人员会采取以下措施:

(一)合理安排抽血时间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合理安排抽血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抽血。例如,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抽血间隔时间;对于病情变化迅速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抽血频率。同时,医护人员会尽量将多项检查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

(二)采用最小化抽血量技术

    在ICU中,医护人员会采用最小化抽血量技术,尽量减少每次抽血的量。例如,使用微量采血技术或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取血液,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此外,医护人员还会根据检查项目的需要,合理选择采血量,避免过度采血。

(三)预防感染

    抽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在穿刺前,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并使用无菌的采血器材。同时,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四)缓解患者不适

    抽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例如,在穿刺前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剂,减少穿刺疼痛。同时,医护人员会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解释抽血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五、总结

    ICU患者频繁抽血检查是病情监测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监测器官功能、指导治疗方案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尽管频繁的抽血检查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医护人员会通过合理安排抽血时间、采用最小化抽血量技术、预防感染和缓解患者不适等措施,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对于ICU患者及其家属来说,理解抽血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的重要环节。

(蒋雅慧 许昌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