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器械包装有讲究?包得好才能“锁住无菌”更放心

2024-09-08 19: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院里,经过清洗消毒的医疗器械要想保持无菌状态,直到被安全使用,离不开一道关键工序——器械包装。看似简单的“打包”,实则藏着大学问:包装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器械能否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锁住无菌”,避免二次污染。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来说,器械包装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天就来聊聊器械包装的那些讲究,看看怎样才能包得好、守得住无菌。

一、器械包装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器械包装不是简单的“装起来”,而是为无菌器械打造一道“保护屏障”。它的核心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维持无菌状态

经过灭菌处理的器械,只有在无菌环境中才能保持安全。包装材料能阻挡外界的细菌、病毒、灰尘等微生物进入,确保器械从灭菌后到使用前始终处于无菌状态,这是包装最核心的功能。

2.方便储存和运输

包装能固定器械的位置,避免器械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碰撞、磨损或散落,保护器械的完整性和功能。同时,规范的包装便于分类存放和取用,提高工作效率。

3.提供灭菌监测依据

包装上会标注器械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灭菌批次等信息,这些“身份标识”能追溯灭菌过程,确保使用的是在有效期内的无菌器械,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二、包装材料怎么选?不是所有材料都能“锁无菌”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是“锁住无菌”的第一步,不同材料的透气性、阻隔性、强度不同,适用的器械和灭菌方式也不一样。常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两类:

1.纺织类包装材料

传统的棉布是常见的纺织类包装材料,它透气性好,能耐受多次清洗和灭菌,适合重复使用。但棉布的阻隔性会随使用次数增加而下降,每次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有破损、绒毛脱落,确保无孔洞、无污渍。棉布适合包装耐高压蒸汽灭菌的器械,且需要双层包装以增强阻隔效果。

2.一次性包装材料

一次性包装材料主要包括纸塑袋、纸袋、无纺布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和灭菌适应性:

l 纸塑袋:由透析纸和塑料膜组成,透析纸一侧能透过灭菌因子(如蒸汽、环氧乙烷),塑料膜一侧能阻挡微生物,适合包装小器械或单个器械,灭菌后可直接观察内部器械状态。

l 纸袋:由多层透析纸制成,透气性好,适合重量较轻的器械,灭菌后需避免挤压破损。

l 无纺布:由非织造布制成,强度高、抗撕裂,阻隔性优于棉布,适合包装较大或较重的器械包,可一次性使用或按规定重复使用。

选择包装材料时,需根据灭菌方式(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器械大小、使用频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材料能耐受灭菌条件且阻隔性能达标。

三、包装前的“准备工作”:这些细节不能少

包装不是灭菌后的简单收尾,而是需要在包装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器械符合包装要求,为无菌储存打好基础。

1.器械检查:确保清洁合格

包装前必须检查器械是否清洁——表面无血迹、污渍、锈迹,关节、齿槽等缝隙无残留物。功能完好,如剪刀锋利、钳子咬合紧密、螺丝无松动。若发现器械清洁不达标或功能异常,需返回重新清洗或维修,不能直接包装。

2.器械分类与组装

按使用需求将器械分类,同一手术或操作所需的器械组合在一起,避免混装。组装时注意保护器械锋利部位,如手术刀、针头可使用保护套,避免刺破包装材料或损伤其他器械。器械摆放要整齐,关节类器械需处于打开状态,确保灭菌因子能充分接触所有表面。

3.加入化学指示物

每个器械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物(如指示卡、指示条),它能通过颜色变化反映器械是否经过灭菌处理。同时,包外需粘贴化学指示胶带,标注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物品名称、操作者等信息,便于追溯。

4.选择合适的包装尺寸

包装材料的大小要合适,过大可能导致器械在包内晃动,过小则无法完全包裹器械或导致包装过紧破裂。一般来说,包装材料需比器械包长宽各多出1015厘米,确保能完全包裹且留有适当空间。

四、正确包装“步骤”:不同材料包装方法有讲究

包装方法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无菌屏障的完整性。不同包装材料的包装步骤不同,需严格按标准操作。

1.棉布包装法(双层包装)

第一步:将第一层棉布平铺,器械包居中放置,确保器械包四周有足够的棉布余量。

第二步:将棉布的左右两边向中间折叠,覆盖器械包,边缘对齐,避免留有缝隙。

第三步:将棉布的上下两端折叠,上端折叠后需覆盖住器械包顶部,下端折叠时要拉紧,确保包裹紧密。

第四步:在第一层包装外再套一层棉布,重复上述折叠步骤,两层棉布的折叠方向最好交叉,增强阻隔效果。最后在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标注信息。

2.纸塑袋包装法

第一步:将器械放入纸塑袋内,注意器械锋利部位不要靠近袋口或塑料膜一侧,避免刺破。

第二步:将纸塑袋的开口端对齐,用封口机封口,封口宽度需≥6毫米,确保封口严密无气泡、无褶皱。封口距离袋口边缘至少2厘米,避免开封时撕裂。

第三步:在纸塑袋外标注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信息,若为多个小包装,可放入灭菌盒内集中灭菌。

3.无纺布/纸袋包装法

第一步:将无纺布或纸袋平铺,器械包放在中央,开口端朝向自己。

第二步:将开口端向上折叠两次,每次折叠宽度约58厘米,确保折叠紧密。

第三步:将左右两侧向中间折叠,形成三角形或矩形,避免器械外露。

第四步:最后折叠底部,用化学指示胶带固定封口,标注相关信息。

五、包装后的“质量检查”:确保无菌屏障完好

包装完成后并非万事大吉,需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避免不合格的器械包进入灭菌环节。

1.检查包装完整性

观察包装是否有破损、撕裂、孔洞,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松动或开口。棉布包装需检查是否有绒毛脱落、线头外露;纸塑袋需检查塑料膜是否有划痕、破损,封口是否平整无气泡。

2.确认指示物放置正确

检查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放置在器械包最难灭菌的部位(如包中央或器械缝隙处),包外指示胶带是否粘贴牢固,信息是否完整清晰。

3.检查器械包松紧度

包装过紧可能导致灭菌因子无法充分穿透,过松则可能导致器械移位、包装破损。用手轻提器械包,感觉整体牢固无晃动,折叠处无松散即可。

4.标识信息核对

核对包外标注的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是否正确(一般无菌包有效期:棉布包装714天,一次性包装6个月,具体按环境湿度温度调整),物品名称是否与包内器械一致,确保信息无误。

六、储存与运输:保护包装不破损是关键

包装好的无菌器械包,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若保护不当,可能导致包装破损,无菌状态被破坏。因此,储存和运输环节同样需要注意。

1.储存要求

l 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柜内,柜子需远离水源、污染源,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0%。

l 存放时按灭菌日期先后排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过期使用。器械包应竖放或平放,避免堆叠过高,防止受压变形或破损。

l 无菌柜每周清洁一次,保持柜内干净无灰尘,避免用湿布擦拭无菌包,防止包装受潮。

2.运输注意事项

l 运输无菌器械包时,使用专用的清洁推车,避免与污染物品混放。推车需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燥。

l 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晃动或碰撞,防止包装破损。若发现包装有破损、潮湿,应视为污染,不得使用。

l 从无菌柜取放器械包时,双手托住底部或两侧,避免提拉封口处,防止封口撕裂。

七、常见包装误区:这些错误会破坏无菌屏障

在器械包装过程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错误做法,可能成为无菌屏障的“漏洞”,必须避免。

1.误区:包装材料反复使用不检查

真相:棉布、无纺布等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完整性,若有破损、起毛、透气性下降等情况,应及时更换。反复使用不检查,可能导致微生物穿透包装污染器械。

2.误区:器械没完全干燥就包装

真相:器械表面或缝隙残留水分会导致包装材料受潮,降低阻隔性,还可能促进细菌滋生。包装前必须确保器械完全干燥,可通过烘干或晾干后再包装。

3.误区:封口越紧越好,用力拉扯包装

真相:纸塑袋或无纺布封口时过度拉紧,可能导致材料拉伸变薄,灭菌后易破裂;棉布包装过紧会影响灭菌因子穿透,导致灭菌不彻底。包装应松紧适度,以牢固不晃动为宜。

4.误区:标识信息随意涂改或漏写

真相: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信息是判断器械是否无菌的重要依据,漏写或涂改会导致追溯困难,无法确认器械是否安全。标识必须清晰完整,错误时应重新包装标注,不得涂改。

结语

器械包装看似是简单的“打包”工作,实则是医疗无菌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从材料选择、器械检查,到规范包装、质量检查,再到储存运输,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无菌屏障的完整性。只有严格按标准操作,把好包装关,才能确保灭菌后的器械始终处于无菌状态,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做好器械包装不仅是工作职责,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承诺。把每个细节做到位,让“包得好”真正实现“锁得住无菌”,才能让临床使用更放心,让医疗安全更有保障。

(宋松毅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