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如何防治?新手妈妈必读

2023-06-20 10: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许多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来说,哺乳期不仅充满甜蜜,也可能伴随着不少烦恼,其中最让人苦恼的就是急性乳腺炎。这是一种在哺乳期较为常见的乳腺问题,不仅会引发疼痛、发热,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成乳腺脓肿,影响母乳喂养。那么,乳腺炎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又该如何有效防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指哺乳期女性乳腺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前6周,但在整个哺乳期都有可能出现。

常见症状包括:

乳房局部红肿、硬块、压痛

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5°C以上)

畏寒、乏力等类似感冒症状

有时乳头有皲裂或分泌物

轻度急性乳腺炎若能及时处理,多数可在48小时内缓解。但若延误治疗,细菌可在乳腺组织中形成脓肿,甚至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二、乳腺炎的成因有哪些?

了解病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乳汁淤积:初乳阶段宝宝吃奶不规律,乳汁排出不畅,容易导致导管堵塞,乳汁潴留,从而诱发炎症。

哺乳姿势不当:宝宝含乳不正确,吸吮不充分,乳房未被完全排空,也是乳腺炎的常见诱因。

乳头皲裂:皲裂部位成为细菌入侵通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引起感染。

个人卫生不良:手部不洁、奶瓶不洁或婴儿口腔感染也可能成为病原体来源。

体质下降、抵抗力弱:睡眠不足、产后疲劳等导致免疫力降低,易于感染。

三、如何科学预防乳腺炎?

乳腺炎虽然高发,但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哺乳和护理手段预防。

1.早开奶,勤哺乳

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产后30分钟至1小时内尽可能进行首次哺乳。

按需喂养:不要拘泥于时间表,只要宝宝有需求就及时哺乳。

两侧乳房交替哺乳:避免一侧乳房乳汁堆积,降低患病风险。

2.确保乳房充分排空

哺乳后可轻轻按摩或手动挤奶帮助排空残余乳汁。

若宝宝吃奶少,可使用吸奶器吸空乳房,防止乳汁淤积。

3.注意哺乳姿势和含接方式

确保宝宝嘴巴充分含住乳头及乳晕,避免乳头皲裂。

若乳头已有疼痛、出血等不适,建议暂停该侧哺乳,尽量使用吸奶器维持乳汁流通。

4.保持乳房和乳头清洁

每次哺乳前洗手,乳头可用清水轻擦,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

保持乳头干燥,哺乳后可用柔软纱布轻压,避免湿疹或霉菌感染。

5.注意休息,增强体质

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均衡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乳腺炎了怎么办?科学治疗最关键

如果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尤其是在早期,要及时处理,以免发展成更严重的乳腺脓肿。

1.继续哺乳或挤奶

很多妈妈误以为乳腺炎时应停止哺乳,其实相反,保持乳汁流通是缓解炎症的关键。

若疼痛不适,可从未感染的乳房哺乳,再使用吸奶器或手工挤奶排出炎症侧乳房的乳汁。

若无乳头皲裂或脓性分泌物,感染侧也可照常哺乳。

2.冷敷与热敷交替

热敷:在哺乳前热敷可促进乳汁流动。

冷敷:哺乳后冷敷可缓解红肿和疼痛。

3.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如果症状明显或持续发热,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头孢类是哺乳期较为安全的首选。

4.避免随意停药或自行处理

抗生素疗程不应擅自中断,即使症状缓解,也应按疗程使用,以免病情反复。

五、乳腺炎反复怎么办?

部分妈妈在哺乳期间可能会反复出现乳腺炎,这种情况需要从源头查找问题:

是否存在乳头结构异常或反复皲裂?

是否哺乳姿势长期不正确?

是否存在局部乳腺导管结构异常?

此类情况建议前往乳腺专科或母乳喂养门诊做进一步评估。

六、温馨提示:乳腺炎≠不能喂奶

很多妈妈一旦患乳腺炎,便焦虑是否影响母乳质量。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使用抗生素,也可以继续哺乳,甚至应该哺乳,以免乳汁淤积加重病情。

结语

乳腺炎虽常见,但并非无法预防。关键在于科学喂养、及时处理、提高警惕。作为新手妈妈,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做好日常护理,是给宝宝最好的保护。若出现乳腺炎的早期症状,务必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愿每一位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哺乳期,让母乳喂养成为一段温馨、安心的旅程。

(李晓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乳腺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