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药片能掰开吃吗?这3种情况千万别掰!

2025-06-25 11: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因药片体积过大或吞咽困难,习惯将药片掰开服用。但这种做法可能破坏药物结构,影响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根据药物剂型和工艺特性,以下三种情况的药片必须整片吞服,切勿随意掰分。

一、缓释/控释片

缓释片与控释片通过特殊工艺(如渗透泵技术、微丸包衣)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确保血药浓度平稳。若掰开服用,药物会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导致血药浓度骤升,可能引发中毒或严重副作用。

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每日仅需服用1次即可维持24小时降压效果。若掰开服用,药物会像“决堤洪水”般瞬间释放,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引发头晕、晕厥甚至休克。同理,茶碱缓释片掰开后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格列吡嗪缓释片则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

例外情况:部分采用微丸技术的缓释片(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带有刻痕,可沿刻痕掰开,但严禁研磨或咀嚼。

二、肠溶片

肠溶片通过外层肠溶包衣(如丙烯酸树脂)抵抗胃酸侵蚀,确保药物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溶解。若掰开服用,药物会在胃部酸性环境提前释放,导致两种后果:

药效降低:胃酸可能破坏药物活性成分(如奥美拉唑肠溶片)。

胃部刺激: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可能引发恶心、腹痛(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三、特殊工艺药物

以下三类药物掰开后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危害健康:

细胞毒性药物:如吉非替尼(靶向抗癌药),掰开时粉末可能经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导致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

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糖皮质激素),掰开后粉末沾染皮肤可能引发局部色素沉着或过敏反应。

高致敏性药物:如环孢素(免疫抑制剂),掰开服用可能增加过敏风险。

四、正确用药指南:四步判断法

看名称:药名含“缓释”“控释”“肠溶”字样者,默认不可掰开。

查说明书:若标注“整片吞服”“不可咀嚼”,需严格遵守。

找刻痕:仅限带刻痕的缓释片可掰开(如美托洛尔缓释片)。

问药师:不确定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切勿自行决定。

五、替代方案:选择合适剂型

对于吞咽困难者,可优先选择以下剂型:

分散片:3分钟内完全溶解于水(如阿奇霉素分散片)。

口崩片:入口即化(如氯雷他定口崩片)。

颗粒剂/口服液:适合儿童与老年人(如布洛芬颗粒)。

微型片:直径小于6mm的药片(如左乙拉西坦微型片)。

六、特殊人群用药建议

儿童:优先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如混悬液、咀嚼片),避免掰分成人药片。

老年人:可选用半衰期长的药物(如氨氯地平),减少服药次数。

吞咽障碍者:使用药物碾碎器时,需确认药物是否可碾碎(如普通片可,肠溶片不可)。

七、科学用药口诀

为方便记忆,可牢记以下口诀:

缓释控释不掰开,肠溶包衣要整吞;

普通分散可分开,化疗靶向别乱来;

刻痕缓释可掰半,说明书前要细看;

吞咽困难换剂型,安全用药记心间。

药物剂型设计凝聚着药学家的智慧,随意掰分可能让“良药”变“毒药”。用药前务必阅读说明书,遇到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员,用科学方法守护健康。

(张佳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