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口腔黏膜炎这一棘手的并发症。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影响进食和言语功能,还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止痛 + 促愈合”方案至关重要。
一、疼痛管理
药物止痛: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对于轻度疼痛,可使用含有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成分的漱口水,如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在餐前或感到疼痛时含漱,能迅速缓解局部不适。若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像布洛芬缓释胶囊,它具有消炎、镇痛的双重作用,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重度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应用阿片类药物,不过要严格遵循医嘱,密切监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冷疗辅助:鼓励患者适当食用冰冷的食物或饮品,如冰棒、冰牛奶等。低温可以使口腔内的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感觉。同时,冷刺激还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和肿胀,进一步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受冻造成冻伤。
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将焦点从疼痛上移开。心理暗示也有一定作用,让患者坚信疼痛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二、促进愈合措施
口腔护理强化:每日进行多次彻底的口腔清洁是基础。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损伤脆弱的口腔黏膜。配合使用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漱口水,例如氯己定含漱液,能有效杀灭口腔内的细菌,预防感染加重黏膜损伤。还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清除食物残渣和坏死组织碎片,为黏膜修复创造良好环境。
营养支持助力修复: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对口腔黏膜愈合极为关键。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细胞修复的重要原料,瘦肉、鱼类、蛋类、豆类都是优质来源;维生素 C 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必不可少;锌元素参与多种酶的活性中心,有利于创面愈合,坚果、海鲜中含量丰富。若经口进食困难,可通过鼻饲管或静脉营养补充的方式确保营养供给。
生长因子应用加速再生:在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生物制剂。将其涂抹于受损的口腔黏膜处,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加快黏膜组织的再生速度,缩短愈合周期。
中药调理协同增效: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收口作用的中药也可纳入治疗方案。如金银花、连翘煎剂漱口,既能减轻炎症反应,又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黏膜修复。此外,康复新液等中成药制剂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状况变化,包括黏膜颜色、完整性、溃疡大小及深度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解答疑问,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措施,共同应对白血病化疗期间的口腔黏膜炎挑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刘红利 郑州市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