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为啥会“闹脾气”?揪出背后的小原因
化疗就像身体里的“攻坚战”,在对抗坏细胞的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到口腔里的正常细胞。口腔黏膜是口腔里的“保护罩”,它娇嫩又敏感,化疗后这层“保护罩”可能会变得脆弱,容易出现红肿、疼痛,甚至溃疡。
口腔里本来就有一些正常存在的细菌,平时它们和口腔黏膜和平共处。但当黏膜变脆弱后,这些细菌可能会趁机“捣乱”,让口腔问题加重。另外,化疗后唾液分泌可能会减少,口腔里的湿润度不够,也会让黏膜感觉干燥、不适,就像土地缺水会干裂一样。
二、清洁口腔有讲究,温柔对待不刺激
1.选对牙刷和牙膏,减少黏膜“小摩擦”
刷牙是清洁口腔的重要步骤,但化疗后要给口腔“温柔呵护”。可以选择软毛牙刷,刷头小一点更好,这样能减少对牙龈和黏膜的摩擦。牙膏可以选温和无刺激的,避免含有薄荷、酒精等成分的产品,这些成分可能会让敏感的黏膜感觉不舒服。
刷牙时动作要轻,就像给娇嫩的花朵浇水一样,不要用力按压。牙齿的每个面都要刷到,尤其是牙齿和牙龈交界的地方,要轻轻清洁。刷完牙后,把牙刷冲洗干净,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持牙刷的干净卫生。
2.饭后漱口别偷懒,冲走食物“小残渣”
每次吃完饭,口腔里总会留下一些食物残渣,这些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成为细菌的“养料”。所以饭后一定要漱口,让口腔保持清爽。漱口可以用温水,水温要适宜,太烫或太凉都会刺激黏膜。
如果口腔已经有些不适,可以在医生或护师的建议下,用专门的漱口液。漱口时让液体在口腔里轻轻晃动,确保每个角落都能漱到,比如牙齿缝隙、舌头后面,然后再慢慢吐出,不要用力漱口以免损伤黏膜。
3.舌苔清洁要轻柔,别让细菌“藏起来”
舌头表面容易藏污纳垢,也需要轻轻清洁。可以用软毛牙刷的背面,或者专门的舌苔刷,从舌头根部向舌尖轻轻擦拭,不要太用力,以免引起恶心或损伤舌面黏膜。清洁完舌苔后,再用温水漱口,把脱落的舌苔和细菌冲掉。
三、饮食调整有技巧,给黏膜“减负担”
1.食物温度要合适,不烫不凉最舒服
太烫的食物就像“小火苗”,会直接烫伤本来就脆弱的口腔黏膜,加重疼痛和不适。所以食物做好后要放凉一会儿,等到温度适宜再吃,大概和体温差不多最好。同理,冰的食物也要少吃,冰冷的刺激会让黏膜收缩,可能引起疼痛。
可以把食物放在嘴里多含一会儿,让它和口腔温度接近后再慢慢咀嚼,这样能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喝汤或喝水时,也不要大口急饮,小口慢咽更舒服。
2.食物质地要细软,避免“硬碰硬”伤黏膜
化疗后口腔黏膜怕“硬碰硬”,所以要选择细软、易咀嚼的食物。比如把蔬菜煮软一点,肉类炖得烂一些,主食可以吃粥、面条、软米饭等。避免吃油炸、酥脆、带刺或带骨头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划伤黏膜,就像尖锐的东西容易划破纸张一样。
如果口腔疼痛比较明显,可以把食物打成泥状,比如蔬菜泥、肉泥、水果泥等,这样不需要太多咀嚼,能减少黏膜的摩擦和疼痛。但要注意,打成泥的食物也要保证营养均衡。
3.味道清淡少刺激,远离“重口味”
辛辣的食物、过酸过咸的食物就像“刺激物”,会让口腔黏膜感觉更不舒服,甚至加重炎症。所以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放调料,避免吃辣椒、大蒜、醋、咸菜等高刺激的食物。
可以选择一些天然清淡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果不刺激的话)、瘦肉、豆腐等,这些食物既能提供营养,又不会给口腔带来太大负担。
四、日常护理小细节,让口腔“润起来”
1.保持口腔湿润,别让黏膜“渴着”
化疗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容易干燥,干燥的环境会让黏膜更容易受损。所以要经常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可以小口多次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如果觉得白开水没味道,可以泡一些温和的花草茶,比如洋甘菊茶,但要注意不要太浓。
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小喷雾瓶,里面装温水,感觉口腔干燥时就往嘴里喷一下,让口腔保持湿润。另外,室内环境不要太干燥,可以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比较合适。
2.避免口腔受伤,远离“危险行为”
有些习惯可能会不知不觉伤害口腔黏膜,比如咬嘴唇、咬舌头、用牙齿咬硬物(如开瓶盖)等,这些行为在平时可能没什么,但化疗后口腔黏膜脆弱,很容易因此受伤。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动作,爱护口腔就像爱护一件珍贵的物品。
还要注意不要用牙签用力剔牙,如果牙齿有食物嵌塞,可以用牙线轻轻清理,或者用温水漱口把食物冲出来。牙线要用正确的方法使用,避免拉扯黏膜。
3.休息好精神足,黏膜修复“有力量”
身体休息好了,修复能力才会强,口腔黏膜的修复也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熬夜,让身体在睡眠中积蓄能量,帮助黏膜恢复。
平时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让心情放松,压力太大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保持好心情,身体的“修复部队”才能更好地工作。
五、黏膜不适巧缓解,减轻疼痛“小妙招”
1.疼痛时“温柔对待”,别让刺激雪上加霜
如果口腔黏膜已经出现疼痛或溃疡,要更加小心护理。避免吃粗糙、坚硬的食物,以免摩擦伤口。可以吃一些温凉的流质食物,比如米汤、牛奶、藕粉等,这些食物能减少对伤口的刺激,还能提供营养。
说话时也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减少口腔肌肉的过度活动,避免牵扯到疼痛的部位。如果疼痛影响进食,可以在医生或护师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缓解疼痛的含漱液或凝胶,让疼痛减轻一些。
2.保持口腔卫生,不让细菌“趁虚而入”
口腔有溃疡或破损时,细菌更容易繁殖,可能会引起感染,让情况更严重。所以这时候更要注意口腔清洁,除了早晚刷牙,饭后也要及时漱口,把食物残渣清理干净。
如果口腔里有假牙,每天也要认真清洁假牙,晚上睡觉时把假牙取下来,让牙龈和黏膜得到休息。清洁假牙时要用专门的假牙清洁剂和软毛刷,避免用热水烫假牙,以免变形。
3.补充营养助修复,给黏膜“添能量”
口腔黏膜的修复需要营养支持,所以即使口腔不舒服,也要尽量保证营养摄入。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对黏膜修复有帮助。
比如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有瘦肉、鸡蛋、豆制品、全麦面包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不刺激口腔的话);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鱼肉、鸡肉等。如果进食困难,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下,选择营养补充剂。
六、预防大于治疗,让口腔少“闹情绪”
1.化疗前做好口腔检查,提前“扫清障碍”
在开始化疗前,可以先做一次口腔检查,看看有没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问题。如果有这些问题,要在化疗前尽量治疗好,因为化疗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口腔问题可能会加重,而且治疗起来也更麻烦。
平时也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和漱口习惯,让口腔在化疗前就保持健康状态,这样能减少化疗后口腔“闹情绪”的概率。
2.化疗期间常观察,早发现早处理
化疗期间要经常关注自己的口腔状况,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可以对着镜子看看口腔黏膜有没有红肿、溃疡,牙龈有没有出血,舌头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现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师,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处理。
发现口腔有轻微不适时,可以及时调整饮食和护理方式,比如更频繁地漱口、吃更细软的食物,这样可能会让问题不会进一步加重。
3.戒烟戒酒,给口腔“好环境”
吸烟和喝酒对口腔黏膜的伤害很大,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黏膜,影响黏膜的修复能力;酒精会让口腔黏膜干燥,还会加重炎症。所以化疗期间一定要戒烟戒酒,让口腔处于一个没有“有害物质”的环境中,这样黏膜才能更好地恢复。
口腔是身体的“入口”,它的健康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化疗后口腔“闹情绪”虽然常见,但只要做好清洁、调整饮食、注意护理,就能让黏膜慢慢舒服起来。把口腔护理当成日常的一部分,温柔对待每一个细节,口腔就会少些“脾气”,多些舒适。
(陈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院区血液内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