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卵巢囊肿蒂扭转真的会要命?妇科急诊医生:黄金4小时自救指南

2025-05-09 20:3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凌晨两点,28岁的白领小林突然被下腹撕裂般的剧痛惊醒,伴随恶心呕吐和冷汗直冒。她强撑着打车赶到医院急诊,B超显示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医生紧急安排腹腔镜手术——此时距离症状发作仅过去3小时,卵巢组织尚未坏死,成功保住了生育功能。这并非个例,卵巢囊肿蒂扭转作为妇科"隐形杀手",若未在黄金4小时内干预,可能引发休克、卵巢切除甚至死亡。

一、卵巢为何会"打结"?解剖结构埋隐患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本质是卵巢与输卵管形成的"蒂部"发生180°-720°旋转,导致血管扭曲闭塞。这就像将一根带叶的树枝拧成麻花,血液无法流通,组织在2-6小时内即可发生不可逆坏死。

高危因素:

1、囊肿特性:直径>5cm的囊肿、畸胎瘤(因内部结构不均易偏心旋转)风险最高

2、解剖异常:盆腔粘连、子宫过度前倾/后屈改变卵巢位置

3、外力触发:剧烈运动(如瑜伽扭转动作)、快速体位改变(突然起身/翻身)、性交、妊娠期子宫增大牵拉

4、激素波动:排卵期、孕期激素变化可能诱发囊肿体积骤增

二、致命信号:从剧痛到休克的4小时进程

黄金4小时自救关键在于识别典型症状:

1、突发剧痛(0-1小时):

(1)90%患者表现为单侧下腹撕裂样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

(2)扭转初期可能呈阵发性绞痛(因血管间歇性受压)

(3)完全扭转后疼痛转为持续性,但若自行复位疼痛会突然缓解(需立即就医确认)

2、消化道反应(1-2小时):

(1)疼痛刺激引发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胆汁反流

(2)肠道麻痹导致腹胀、排气排便停止

3、休克前兆(3-4小时):

(1)卵巢坏死释放毒素引发感染性休克

(2)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100次/分)、血压下降(<90/60mmHg)

(3)继发腹膜炎时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如"板状腹"

4、特殊人群警示:

(1)孕妇:子宫增大可能掩盖疼痛部位,需警惕阴道少量出血

(2)青春期少女:可能误诊为痛经或阑尾炎,需结合B超排查

(3)绝经后女性:虽囊肿恶变风险高,但蒂扭转发生率较低

三、黄金4小时自救指南

第一步:立即制动(0-30分钟)

1、停止所有活动,采用膝胸卧位(双膝跪地,胸部贴床)或侧卧屈膝位,减少扭转加重风险

2、禁止热敷、按摩腹部(可能加速坏死)

3、记录疼痛起始时间、性质变化(如是否放射至肩部提示膈肌刺激)

第二步:紧急就医(30分钟-2小时)

1、优先选择具备妇科急诊的医院,途中保持侧卧位

2、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如B超单、肿瘤标志物结果)

3、主动告知医生:月经周期、性行为史、近期腹部外伤史

第三步:确诊与干预(2-4小时)

诊断金标准:经阴道超声显示"漩涡征"(扭转的血管)或"同心圆征"(分层结构的囊肿)

治疗原则:

•扭转<6小时且无坏死:腹腔镜下复位+囊肿剔除

•扭转>6小时或组织发黑:患侧附件切除(保留子宫和对侧卵巢不影响生育)

•妊娠期患者:优先保胎,采用最小创伤术式

四、预防胜于治疗:日常管理3要素

1、定期筛查:

•育龄女性每年1次妇科B超,高危人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缩短至6个月

•发现囊肿后,若直径>5cm或持续存在3个月,建议手术治疗

2、行为管理:

•避免突然弯腰、扭转躯干的动作(如高尔夫挥杆、瑜伽全骆驼式)

•便秘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用力排便增加腹压)

•妊娠期避免长途颠簸旅行

3、激素调控:

•短效避孕药可抑制排卵,减少功能性囊肿形成

•避免滥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如雪蛤、蜂王浆)

五、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不痛了就没事了"

→ 自行复位后仍需就医!20%患者会反复扭转,且坏死风险随每次发作增加

误区2:"未婚未育不能手术"

→ 现代腹腔镜技术可在保留卵巢功能的前提下剔除囊肿,术后3个月即可备孕

误区3:"切除卵巢会加速衰老"

→ 单侧卵巢切除不影响激素分泌,双侧切除才需激素替代治疗

卵巢囊肿蒂扭转如同悬在女性健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通过科学认知与及时干预,完全可以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记住:突发性腹痛不是小事,黄金4小时是保住卵巢的生命线!

(葛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