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食管癌术前营养支持:改善患者预后与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环节

2025-08-26 12:0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营养

营养是指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其有益物质,供给能量,构成和更新身体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全过程。

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等。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必需的三大宏量营养素,其代谢过程是维持生命运转和内环境稳定的核心基础。这些营养物质经摄入后,通过复杂的生化途径被分解、转化和利用,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还参与构成细胞结构、调节生理功能,并协同维持血糖、激素及能量代谢的动态平衡,因此被视为支撑机体正常活动不可或缺的能量与物质来源。

二、营养评定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发布了一项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简单易操作,患者自己便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诊断方法:①体质指数(BMI)<18.5kg/m2;②在任意时间段内,患者无意识体重下降>10%;或者3个月内体重下降>5%,同时体质指数降低(低于70岁者< 20kg/m2或不低于70岁者<22kg/m2)或者去脂肪体质指数降低(女性<15 kg/m2,男性< 17 kg/m2)的任意一项。

三、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食管癌手术复杂,术中改变了消化道的正常解剖结构,患者的多种生理感觉也随之受到影响,这些变化常引发一系列生理与心理适应障碍,并进一步导致营养状况紊乱。术后阶段的禁食要求和应激状态加剧了机体的分解代谢,使得营养不良程度进一步恶化。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患者在术前常因肿瘤消耗及进行性吞咽困难等问题,已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四、营养不良对食管癌患者的危害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若存在营养不良,会从多个方面严重影响治疗安全与术后康复。其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营养不良增加手术风险。低蛋白血症削弱对失血的耐受性,并导致吻合口愈合差、吻合口瘘发生风险高。

2.免疫防御受损增加感染风险。

3.因食管癌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对心肺功能影响明显,机体应激反应强烈,由此引起的高风险代谢加重了营养不良和急性炎症反应,因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五、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的方式

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支持是改善手术耐受性、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需根据患者吞咽功能、营养不良程度及胃肠功能进行个体化选择。主要方式分为以下四类:

1.经口营养支持:适用于吞咽功能部分保留、可进食半流质或流质的患者。①改良饮食结构: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软食或流食,如鱼泥、蛋羹、奶制品、果蔬汁及营养糊。②少食多餐:每日6-8餐,减少单次摄入量,保证总能量摄入达每日30-35 kcal/kg,蛋白质1.2-1.5 g/kg。

2.口服营养补充:在日常饮食基础上添加专用营养制剂,以弥补能量和蛋白质缺口。常用制剂:全营养配方粉(如整蛋白型、短肽型制剂),每日额外补充400-600 kcal。需缓慢饮用,避免腹泻;糖尿病患者宜选用缓释型或低糖配方。

3.管饲肠内营养:适用于严重吞咽困难、经口摄入不足目标量60%或完全梗阻的患者。通常选用鼻胃管输注,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缓慢输注,初始速度20-40 ml/h,逐渐增至目标量。制剂可选择匀浆膳或标准肠内营养液。

4.肠外营养:适用于肠道功能严重障碍、完全梗阻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者。输注经中心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

六、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的意义

营养支持是贯穿于食管癌治疗的全病程。通过科学、积极地加强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减少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为机体的早期康复奠定坚实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

(卢峰育 河南省肿瘤医院 胸外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