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穿刺活检取一小块真能确诊癌症吗

2025-06-09 13: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癌症的诊断过程中,穿刺活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手段。许多患者和家属对穿刺活检存在疑问:取这么小的一块组织,真的能确诊癌症吗?本文将从病理诊断的角度,详细解释穿刺活检的原理、过程以及其在癌症诊断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一、穿刺活检的定义与目的

    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病变组织样本的诊断技术。它的目的是通过显微镜下的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包括是否为癌症、癌症的类型和分级等。穿刺活检通常用于那些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发现异常但无法明确诊断的病变。

二、穿刺活检的类型

(一)细针穿刺活检(FNA)

    细针穿刺活检使用细针(通常直径小于1毫米)穿刺病变部位,获取少量细胞或组织碎片。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浅表淋巴结、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等病变。然而,由于获取的组织量较少,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用于全面的病理诊断。

(二)粗针穿刺活检(CNB)

    粗针穿刺活检使用较粗的针(通常直径在1.2-1.8毫米之间)获取较大的组织样本。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组织用于病理检查,适用于深部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如肝脏、肾脏、肺部等。由于获取的组织量较多,病理医生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病变的性质。

三、穿刺活检的病理检查过程

(一)标本处理

    穿刺获取的组织样本会被立即放入固定液中,以防止组织腐败并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随后,组织样本经过脱水、包埋等处理,制成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再切成薄片,贴在载玻片上。

(二)染色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这种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核呈蓝紫色,细胞质和胶原纤维呈粉红色,从而使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特殊染色,以检测特定的蛋白质或基因。

(三)显微镜观察

    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评估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细胞核的变化等。这些观察结果将用于判断病变的性质,包括是否为癌症、癌症的类型和分级等。

四、穿刺活检在癌症诊断中的作用

(一)确诊癌症

    穿刺活检是确诊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显微镜下的病理检查,病理医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变化,如细胞大小不一、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核异常等,这些都是癌症的典型特征。此外,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认肿瘤的类型和特性。

(二)确定癌症类型和分级

    穿刺活检不仅可以确诊癌症,还可以确定癌症的类型和分级。例如,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病理医生可以区分肺癌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是浸润性导管癌还是浸润性小叶癌等。癌症的分级则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核分裂象数目等指标进行,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三)指导治疗方案

    穿刺活检的结果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例如,某些类型的癌症对特定的化疗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敏感,而另一些则可能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通过分子检测,可以检测到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从而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五、穿刺活检的局限性

    尽管穿刺活检在癌症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样本量有限

    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量相对较小,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整个病变的特征。特别是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存在异质性的肿瘤,单次穿刺可能无法获取到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样本,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

(二)诊断的不确定性

    在某些情况下,穿刺活检的结果可能无法明确诊断。例如,某些病变可能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或者组织样本的质量不佳,导致病理医生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手术切除活检或影像学检查。

(三)操作风险

    穿刺活检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虽然创伤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穿刺可能导致出血、感染或气胸等并发症。此外,对于某些部位的病变,如靠近大血管或重要器官的病变,穿刺操作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谨慎的评估。

六、穿刺活检与其他诊断手段的结合

(一)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在癌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提供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法。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血液标志物检测

    血液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基因片段等标志物来辅助诊断癌症。虽然血液标志物检测不能单独确诊癌症,但可以作为穿刺活检的补充,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例如,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而穿刺活检则可以进一步确认肿瘤的性质。

(三)临床症状和病史

    临床症状和病史也是诊断癌症的重要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检的结果,综合判断病变的性质。例如,长期吸烟史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而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七、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案例

(一)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病变,大多数为良性。然而,部分结节可能为恶性。细针穿刺活检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穿刺获取的细胞样本,病理医生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穿刺结果为恶性,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二)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的病变,穿刺活检可以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粗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较大的组织样本,提供更多的病理信息。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病理医生可以判断肿块是否为乳腺癌,以及癌症的类型和分级。此外,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态,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的诊断较为复杂,穿刺活检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肺部病变的组织样本。病理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变是否为肺癌,以及肺癌的类型和分级。此外,分子检测可以检测EGFR、ALK等基因的突变状态,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八、穿刺活检的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穿刺活检在癌症诊断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例如,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有望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液体活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或循环肿瘤DNA(ctDNA),可以早期发现癌症的存在。此外,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分析肿瘤的分子特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九、结语

    穿刺活检是一种重要的癌症诊断手段,通过显微镜下的病理检查,可以确诊癌症、确定癌症的类型和分级,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尽管穿刺活检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通过与其他诊断手段的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穿刺活检的作用和局限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是战胜癌症的重要一步。

(韩泽森 滑县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