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肠镜活检发现"上皮内瘤变"离癌有多远

2025-08-27 08: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胃肠镜检查中,活检发现“上皮内瘤变”是较为常见的病理诊断结果之一。许多患者在收到这样的报告后,往往会感到焦虑和困惑: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变?它离癌症有多远?本文将从病理学角度,详细解读“上皮内瘤变”的性质、癌变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一、什么是“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一种病理学术语,指的是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增生,但尚未突破基底膜,未发生浸润性生长的病变。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处于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之间的过渡状态。

    根据细胞异型性程度,“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种: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核增大但极性保留,分裂象较少。其癌变风险相对较低,通常在5%-10%之间。

•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细胞异型性显著,细胞大小不一,核仁增大,核染色质增粗,腺体结构异常。其癌变风险较高,约20%-30%,且进展速度较快。

二、胃肠镜活检中“上皮内瘤变”的癌变风险

(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癌变风险较低,通常在5%-10%之间,进展为癌症的过程较为缓慢,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其具体风险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病变大小:直径大于1cm的病变癌变风险更高。

•  病变部位:不同部位的胃肠上皮内瘤变,癌变风险有所不同。例如,胃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癌变风险相对较低,但若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会有所增加。

•  病理特征:若病变伴有腺体结构紊乱或细胞核分裂活跃,进展风险可能提升至10%-15%。

(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癌变风险显著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约为20%-30%,且进展为癌症的速度较快,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发生。其癌变风险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病变范围:累及范围较广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风险更高。

•  病理特征:细胞异型性越显著,癌变风险越高。

•  个体因素:患者的免疫力、遗传背景等也会影响癌变风险。例如,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有家族性息肉病等遗传疾病的人群,癌变风险更高。

三、应对策略

(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通常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内镜下切除:多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剥离术(ESD)完整切除。

•  定期随访:术后1年内复查胃肠镜,若无复发,可延长至3-5年复查一次。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  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若病变较大、形态复杂或内镜切除困难,可能需要外科手术。

•  密切随访:术后每6-12个月复查胃肠镜及病理活检,监测复发或新发病灶。

•  分子检测:在某些情况下,可进行分子检测,如检测p53、Ki-67等指标,辅助判断病变的恶性潜能。

四、总结

    胃肠镜活检发现“上皮内瘤变”并不意味着已经患癌,但需要引起重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癌变风险相对较低,通过内镜下切除和定期随访,可以有效阻断其癌变进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癌变风险较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密切随访。患者在收到病理报告后,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病变的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在了解了“上皮内瘤变”的性质和癌变风险后,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癌变的可能性。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除了内镜下切除和定期随访外,患者还应关注可能影响病变进展的其他因素,如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减少炎症刺激,以及及时治疗可能的慢性胃炎或肠炎。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除了上述措施外,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辅助治疗,如化疗或放疗,以进一步降低癌变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与医疗团队的密切沟通,了解治疗方案的利弊,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治疗效果。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的变化,调整治疗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也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虽然“上皮内瘤变”存在癌变的风险,但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癌症的发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韩泽森 滑县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