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窗帘,许多人还在梦乡中徜徉时,一场无声的健康危机可能正悄然逼近——这就是脑梗死,一个潜伏在日常生活阴影中的“杀手”。它来得突然且凶猛,但若能及时察觉并采取行动,就能极大地减少其带来的伤害。了解脑梗死的早期症状,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识别关键信号来把握这一“黄金救治期”。
脑梗死,医学上称为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的一种疾病。这种情况通常由血管阻塞引起,比如血栓形成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了通往大脑某区域的血流。一旦发生,每分钟都有无数神经细胞因缺乏氧气而死亡,因此迅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征兆是面部不对称。试着让疑似患者微笑或者露齿笑,如果一侧嘴角下垂,无法像另一边那样自然地上扬,这可能是面部肌肉无力的表现,提示可能存在脑梗的风险。这种变化虽细微却意义重大,因为它反映了大脑控制表情肌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言语障碍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警示灯。患者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说话含糊不清,或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思想,甚至完全不能讲话。有时候,他们还会遇到理解他人话语的难题,这些都是大脑语言中枢受损的迹象。家人和朋友应当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将其简单归咎于疲劳或是情绪波动。
肢体无力或麻木也是不容忽视的症状之一。无论是手臂还是腿脚,如果出现无缘无故的力量减退、沉重感或是针刺样的异常感觉,都应该立即引起重视。特别是当这些症状仅限于身体的一侧时,更应视为紧急情况处理。尝试让患者举起双臂,观察是否有一边会慢慢落下;或者要求他们踏步走几步,看步伐是否稳定有力。任何不平衡都可能预示着神经系统的问题。
视觉障碍同样可能是脑梗的前兆。突发性的视力模糊、视野缺失或是看到双重影像(复视),都表明视觉通路受到了干扰。有些人还会经历短暂的眼前发黑或闪光点飘过的现象,这些都不应被轻视。
头晕与平衡失调也是常见的预警信号。患者可能会感到天旋地转般的眩晕,站立不稳,走路摇晃不定,好像随时都要跌倒一样。这种感觉有时伴随着恶心呕吐,进一步加剧了身体的不适感。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有一些不太明显但同样重要的线索需要注意。例如,剧烈头痛尤其是没有明显原因的新发头痛,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如突然出现的意识混乱、记忆力下降或是性格突变,也可能指向脑部供血不足的问题。
面对这些潜在的危险信号,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一旦怀疑有人发生了脑梗死,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是最正确的选择。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记录下症状出现的时间点非常重要,这将帮助医生评估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等。
预防总是优于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的风险。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以及定期体检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来说,遵循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其他相关药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快速反应是挽救生命和减少残疾的关键。每一个微小的信号都不应被忽略,因为它们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提高公众意识,普及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共同构建起一道抵御脑梗死的坚固防线,守护每一个人的大脑健康。
(张琴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