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三高不可怕!中医饮食起居调摄指南请收好​

2025-08-23 19: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 “三高” 问题如同隐形杀手,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 “三高” 患者人数逐年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但其实,在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中,早已蕴含着应对 “三高” 的智慧。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调摄,我们完全可以与 “三高” 和平共处,甚至逆转不良趋势。接下来,就为大家奉上这份实用的中医饮食起居调摄指南。

中医眼中的 “三高”
中医虽没有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的具体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将高血压归属于 “眩晕”“头痛” 范畴,认为多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有关;高血脂可归为 “痰浊”“瘀血”,和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等因素相关;高血糖则对应 “消渴”,病因常涉及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在中医看来,“三高” 的产生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密切相关,而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失调等不良生活习惯,更是诱发和加重 “三高” 的重要原因。

饮食调摄:吃出健康平衡
控制总热量,均衡膳食
无论是高血压、高血脂还是高血糖患者,控制总热量摄入都是基础。日常饮食应遵循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的原则,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比例。主食可选择燕麦、糙米、荞麦等全谷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低,有助于稳定血糖,还能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脂。蛋白质来源以瘦肉、鱼类、豆类及其制品为主,其中鱼类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 “高” 的专属饮食方案
1、高血压:中医认为,咸味入肾,过食咸则伤肾,导致肾水不济,肝阳上亢而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 5 克。可适当多吃芹菜、荸荠、海带等具有平肝潜阳、清热利水功效的食物。比如,芹菜凉拌或榨汁饮用,都能辅助降压;海带可与冬瓜煮汤,不仅鲜美可口,还能利水消肿,减轻血管压力。

2、高血脂:饮食需避免油腻肥厚、甜腻之品,这些食物易生痰浊,加重血脂异常。山楂、荷叶、决明子是降脂的好帮手。山楂可直接食用或泡茶,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荷叶泡茶清香解暑,有助于利湿降脂;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降低血脂也有一定效果。此外,多吃洋葱、大蒜等具有杀菌降脂作用的食物,也对改善血脂有帮助。

3、高血糖: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糖果、糕点、甜饮料等高糖食品。多吃苦瓜、南瓜、山药等食物。苦瓜被誉为 “植物胰岛素”,含有苦瓜皂苷,能刺激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南瓜富含果胶,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稳定血糖;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适宜。

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除了选择合适的食物,“三高” 患者还需牢记饮食禁忌。忌暴饮暴食,应定时定量进餐,遵循 “少食多餐” 原则,减轻胃肠负担,避免血糖、血脂的剧烈波动。同时,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血管和脏腑功能造成损害,加重 “三高” 病情。

起居调摄:顺应自然节律
规律作息,睡出健康
中医强调 “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息息相关。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调养身体的关键。晚上 23 点至凌晨 3 点是肝胆经当令之时,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有利于肝胆排毒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稳定。建议每天保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中午适当小憩 30 分钟至 1 小时,可缓解疲劳,改善血液循环。

适度运动,动则生阳
运动是增强体质、调节 “三高” 的有效方式。中医推荐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动作舒缓,注重气息的调节和身体的协调,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又能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每周坚持运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即使工作繁忙,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简单的运动,如散步、踮脚尖、拉伸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

顺应四时,避寒就温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春季阳气升发,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但不可贪凉饮冷,避免损伤脾胃阳气;秋季气候干燥,宜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可适当食用润肺生津的食物;冬季寒冷,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温,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和腰腹部位。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起居和饮食,有助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对 “三高” 的抵抗力。

情志调摄:保持身心和谐
中医认为 “七情致病”,过度的情绪波动,如愤怒、焦虑、抑郁等,都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加重 “三高” 症状。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时,血压容易急剧升高,引发心脑血管意外;高血糖患者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下棋、听音乐等,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也可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此外,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稳定情绪,对改善 “三高” 症状也有积极作用。

“三高” 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遵循中医的饮食起居调摄原则,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调畅情志,就能有效控制 “三高”,收获健康。希望这份指南能成为您守护健康的得力助手,让您远离 “三高” 困扰,享受美好生活。

(张海英 浚县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