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牙没坏却剧痛?牙隐裂隐藏很深!

2024-09-13 12: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牙齿出现剧烈疼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牙齿坏了,得蛀牙了”,于是赶紧预约看牙医,期望尽快解决问题。然而,有一种牙齿问题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牙隐裂。牙隐裂不像明显的龋齿那样有明显的洞口和黑斑,且症状多样,隐蔽性强,往往让患者和医生都感到困惑。本文将从牙隐裂的定义、成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四个方面,为您全面揭开牙隐裂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牙隐裂?

牙隐裂,又称牙齿裂纹综合症,是指牙齿表面出现细微且难以察觉的裂纹,这些裂纹可能浅显,也可能深入牙本质甚至牙髓,但尚未形成明显断裂。隐裂多见于咬合面、牙颈部或牙根部,裂纹细长且藏于牙齿内部。虽然裂纹细小,但会导致牙齿受力不均,咀嚼时刺激神经,引起敏感或剧烈疼痛。同时,裂纹为细菌深入牙齿内部提供通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感染甚至牙齿断裂。牙隐裂介于健康牙齿与明显断裂之间,若忽视,后果严重。

二、牙隐裂的主要成因

牙隐裂的成因较为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咬合力异常是主要诱因。咀嚼时,牙齿承受较大压力,若咬合不平衡,如偏侧咀嚼、咬合紊乱或牙齿排列不齐,部分牙齿负担过重,容易产生微小裂纹,时间长了裂纹会逐渐加深。其次,牙齿磨损和外力损伤也会导致隐裂。磨牙或夜间磨牙使牙齿表面保护层变薄,咀嚼时更易出现裂纹;外力撞击或用牙齿开启硬物同样会引发裂缝。

此外,牙齿修复体的不合适也会增加隐裂风险。大型填充体或冠修复若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容易诱发裂纹,反复修复操作也可能削弱牙齿结构。最后,牙齿的生理性老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齿的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牙釉质和牙本质会出现磨损、脱水等情况,牙齿的脆性增加,抗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隐裂。曾经的根管治疗或深龋治疗也会降低牙齿强度,增加隐裂风险。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我们预防和及早发现牙隐裂问题。

三、牙隐裂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难点

牙隐裂的症状多样,常常让患者感到困惑,也给医生诊断带来挑战。

最典型的表现是咀嚼时或咬合某一侧牙齿时出现短暂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常在咬合后迅速缓解。患者可能感觉牙齿突然“针扎”般疼痛,特别是在吃冷热刺激食物时更明显。不同于龋齿的持续疼痛,牙隐裂的痛感多为间歇性、刺痛样。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牙齿对冷热敏感,甚至有轻微松动感,但牙齿表面无明显龋洞或断裂。此时X光片常难以直接显示裂纹,因为裂纹较细微且位置复杂,常常被漏诊。

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如用探针仔细检查牙齿表面,观察是否有裂纹;利用牙齿染色剂染色以显现裂缝;采用咬合纸观察咬合异常点;甚至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同时,先进的诊断技术如牙科显微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也能辅助诊断,帮助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裂纹。

值得注意的是,牙隐裂常与牙髓病变相伴,部分患者可能已经出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要结合症状和影像综合判断。

四、牙隐裂的治疗与预防

牙隐裂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防止裂纹进一步扩展,保护牙齿结构,避免拔牙。

轻度牙隐裂可通过调整咬合力减轻症状。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咬合调整,去除咬合干扰点,减少局部压力。此外,使用保护性材料如树脂充填修复裂纹区域,增强牙齿结构稳定性。

对于裂纹较深、疼痛明显或已有牙髓炎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发炎的牙髓组织,并通过冠修复保护牙齿,防止裂纹扩展。

严重牙隐裂导致牙齿断裂或感染不可逆时,可能不得不拔除牙齿,再进行种植或义齿修复。

在预防方面,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避免用牙齿咬硬物,减少夜间磨牙行为,必要时佩戴护齿器保护牙齿。纠正咬合异常和及时修复缺损牙齿,也是预防牙隐裂的关键措施。

结语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牙齿疾病,常表现为“牙没坏却剧痛”的症状。只有提高对牙隐裂的认识,及早诊断和科学治疗,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健康,避免因隐裂导致的严重口腔问题。

(张思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