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智齿,口腔里的 “定时炸弹”

2025-08-08 20: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你是否曾在某个不经意间,感受到口腔最深处传来的隐隐作痛?那种疼痛或许起初并不剧烈,但随着时间推移,却逐渐变得难以忍受。这很可能就是智齿在 “捣乱”。智齿,这个看似普通的牙齿,却可能给我们的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带来诸多危害。

一、什么是智齿?

智齿,学名第三磨牙,是从门牙向内侧数的第八颗牙齿,位于牙槽骨最末端。

一般来说,人类共有 4 颗智齿,但也有人少于 4 颗甚至完全不萌出。智齿通常在18-25 岁左右萌出,此时人的心智接近成熟,因此被称为 “智齿”。

然而,由于现代人类颌骨退化,智齿常因空间不足无法正常萌出或生长方向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

二、智齿的潜在危害

智齿的危害多由 “萌出异常” 或 “位置隐蔽” 导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引发智齿冠周炎

智齿因位置靠后,日常清洁难度极大,食物残渣易长期残留。加之口腔内细菌繁多,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下,细菌会大量滋生,最终引发智齿冠周炎。

炎症发作时,智齿周围牙龈会出现明显红肿、疼痛,严重时还会伴随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直接影响正常饮食与休息;

若智齿仅部分萌出,牙冠周围的牙龈组织会形成 “盲袋”(即牙龈与牙冠间的缝隙),食物残渣和细菌会堆积其中,反复引发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面部肿胀,连基本的咀嚼、吞咽动作都难以完成。

2. 损伤邻牙

部分智齿会出现倾斜、横向生长等异常萌出方向,在生长过程中,会持续挤压前方的邻牙(即第七颗磨牙),造成不可逆损伤:

长期挤压会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牙体组织破坏,进而使邻牙逐渐松动、移位,既破坏牙列完整性,又降低咀嚼功能,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智齿与邻牙之间的缝隙易堆积食物残渣,且无法彻底清洁,会大幅增加邻牙患龋齿、牙周炎的风险。例如,邻牙初期可能仅出现一个 “小黑点”(早期龋齿),若未及时干预,龋洞会逐渐加深并引发牙髓炎,导致剧烈牙痛。

3. 易致自身龋齿

智齿位置隐蔽(位于口腔最深处),日常刷牙时难以覆盖,即便使用牙线也难以彻底清洁。

时间一长,食物残渣在牙面发酵产酸,会逐渐侵蚀牙体组织,最终形成龋齿。一旦智齿龋坏,若不及时治疗,龋洞会不断加深并引发牙髓炎,不仅伴随剧烈牙痛,治疗过程也更为复杂(因智齿操作空间有限),有时甚至需要拔除智齿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既增加患者痛苦,也提高经济负担。

4. 造成咬合紊乱

正常情况下,上下牙齿咬合紧密、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咀嚼功能。若智齿萌出位置不当(如过高、过低、倾斜),会直接打破原有的咬合平衡,干扰正常咬合关系。

长期咬合紊乱会导致咀嚼肌受力不均,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出现关节弹响(如张嘴、闭嘴时听到 “咔咔” 声)、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面部功能与生活质量。

5. 引发颌骨囊肿(少见但危害极大)

少数智齿因 “阻生”(完全无法萌出,埋伏在颌骨内),牙冠周围会逐渐形成囊腔,囊液不断积聚后会发展为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生长速度缓慢,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囊肿增大,会持续压迫周围骨质,导致骨质吸收、颌骨膨隆变形,严重时可能引发 “病理性骨折”,对口腔颌面部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破坏。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且后果严重。

三、口腔健康建议

智齿虽小,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为维护口腔健康,建议: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如每年 1-2 次),通过口腔 X 光片等检查,及时发现智齿生长异常;

若出现智齿周围疼痛、牙龈红肿、张口受限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对于已明确存在萌出异常、反复引发问题的智齿,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处理,避免其成为破坏健康的 “定时炸弹”。

(郑东升 滑县白道口中心卫生院 口腔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