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智齿,是“智慧的象征”还是“口腔炸弹”?

2025-03-02 16: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智齿,这一位于口腔最深处的第三磨牙,长久以来在民间被赋予了“智慧象征”的寓意,人们常戏称其为“智慧齿”。然而,从口腔医学的角度来看,智齿往往并不如它的名字那般美好,反而更像是口腔中的一颗“定时炸弹”,给不少人带来了困扰和痛苦。本文将深入探讨智齿的真实面貌,解析其为何可能成为口腔健康的潜在威胁,并介绍相应的处理策略。

一、智齿的生长特点

智齿通常在16至25岁之间萌出,是人生中最后长出的牙齿。由于现代人类颌骨逐渐变小,智齿的生长空间往往受限,这导致了智齿的各种生长问题。智齿的生长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正常萌出:智齿有足够的空间正常长出,位置正确,与对颌牙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

部分萌出:智齿部分被牙龈覆盖,形成盲袋,易于藏污纳垢,引发炎症。

阻生:智齿完全无法萌出,被邻牙、骨组织或软组织阻挡,是最常见的问题类型。

倾斜或水平生长:智齿的生长方向异常,可能挤压邻牙,导致邻牙移位、龋坏或牙根吸收。

二、智齿可能带来的问题

智齿冠周炎:部分萌出的智齿与牙龈之间形成的盲袋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引发感染,导致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影响张口和进食。

邻牙损害:倾斜或水平生长的智齿可能压迫邻牙,导致邻牙移位、龋坏或牙根吸收,影响口腔整体健康。

囊肿和肿瘤:长期埋伏的智齿可能引发颌骨囊肿或肿瘤,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需要复杂的手术治疗。

局部不适和疼痛:智齿的生长过程往往伴随着疼痛、肿胀和不适,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三、智齿的处理策略

预防性拔除:对于位置不佳、预测可能引发问题的智齿,建议尽早拔除,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防性拔除通常在智齿未完全萌出或症状较轻时进行,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对较低。

保守治疗:对于位置正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智齿,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定期观察智齿的生长情况和口腔健康状况。

及时治疗:一旦智齿引发冠周炎、邻牙损害等问题,应立即就医,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冠周冲洗、切开引流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智齿拔除。

术后护理:智齿拔除后,需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冰敷、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避免剧烈运动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四、智齿拔除的误解与真相

误解一:智齿拔除会影响智力。智齿拔除与智力无关,智齿的名称“智慧齿”仅是一种民间说法,无科学依据。

误解二: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并非所有智齿都会引发问题,是否需要拔除应根据智齿的生长情况、患者的年龄、口腔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误解三:智齿拔除很痛苦。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智齿拔除手术已相当成熟,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后疼痛可通过药物有效缓解。同时,良好的术后护理也能加速恢复过程。

五、结语

智齿,这颗被赋予了“智慧象征”的牙齿,在口腔医学中却常常扮演着“口腔炸弹”的角色。了解其生长特点、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面对智齿,我们应保持理性态度,既不盲目恐惧,也不掉以轻心,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在口腔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智齿带来的挑战,守护好自己的口腔健康。

(董腾姣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 口腔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