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足口病居家隔离指南,从消毒到饮食的全方位守护

2024-09-14 12:3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溃疡,常伴发热。对于轻症患儿,科学有效的居家护理至关重要,既能促进康复,又能防止家庭内传播。以下从隔离措施、环境消毒、症状护理到营养支持,提供系统化的居家管理方案。

一、严格隔离管理

患儿应立即单独居住 一个房间,若条件有限至少保持2米以上床间距。隔离期通常为发病后7-14天 ,或至所有疱疹结痂脱落、体温正常至少3天后。在此期间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尤其要保护孕妇和免疫力低下家庭成员。

所有个人物品必须专用分开 ,包括餐具、毛巾、玩具、床上用品等。照顾患儿前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处理呕吐物或粪便时应戴一次性手套。被污染的纸巾、尿布等要密封后丢弃,防止病毒扩散。

二、科学环境消毒

空气流通 是基础防控。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于无法自然通风的空间,可使用紫外线灯消毒,但需确保消毒时无人停留。

物体表面 消毒要重点关注高频接触区域。使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按1:100稀释)擦拭门把手、桌面、玩具等,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地面采用湿式拖拭,从干净区域向污染区进行。患儿衣物、床单用60℃以上热水洗涤并在阳光下暴晒至少4小时。

特殊物品 需分类处理:

餐具、奶瓶等耐高温物品煮沸15分钟以上

塑料玩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毛绒玩具装入黑色塑料袋暴晒4-6小时

排泄物用含氯消毒液(浓度1000mg/L)按1:1混合静置2小时再冲厕

三、症状精细护理

发热管理 要科学。体温超过38.5℃时可按医嘱使用退热药,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物理降温采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0-24℃,衣着宽松透气。

皮肤黏膜 护理需耐心:

口腔溃疡使用医生推荐的口腔喷雾或凝胶

饭后温盐水漱口(适合能配合的儿童)

疱疹未破溃时保持干燥清洁

破溃处可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戴棉质手套防抓挠

四、营养与水分管理

饮食调整 要顺应患儿状况。选择温凉、细软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土豆泥等,避免酸、辣、硬、烫食物刺激口腔。将食物做成小份量,每天5-6餐比常规三餐更易接受。使用吸管饮用流质食物可减少口腔接触疼痛。

水分补充 防脱水至关重要。提供稀释果汁、口服补液盐溶液或椰子水,用注射器少量多次喂服抗拒饮水的患儿。观察尿量和眼泪,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营养强化 支持康复。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奶制品、鱼肉泥、豆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香蕉、梨)制成泥状促进黏膜修复。食物色彩和造型可增强食欲,帮助营养摄入。

五、病情监测与应急准备

每日记录体温、皮疹变化、精神状况及摄入量。警惕重症信号:持续高热超过3天、精神萎靡或烦躁、肢体抖动无力、呼吸急促等,这些表现需立即就医。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应提前结束隔离,确保完全康复后再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通过系统化的隔离措施、科学消毒、精细护理和营养支持,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能安全度过疾病期。记住,严密的观察和及时的医疗咨询是居家护理成功的关键保障。

(张银梅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儿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