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热惊厥急救手册,黄金3分钟决定安危的关键步骤

2024-08-09 18: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骤升时。面对这种情况,家长的前3分钟处理至关重要,正确的急救措施能有效保护孩子免受二次伤害。以下是科学、系统的高热惊厥急救指南,帮助您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采取正确行动。

第一步:立即安全安置(0-30秒)

保持冷静 是成功处理高热惊厥的前提。家长的情绪稳定直接影响急救效果,慌乱可能导致错误操作。当发现孩子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等症状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环境 。

选择平坦、柔软的表面,如床上或地板上,立即移除周围尖锐物品、硬物或危险品,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碰撞受伤。切勿将惊厥中的孩子抱在怀里摇晃或奔跑移动,这可能导致跌落或加重症状。同时要确保环境通风,避免人群围观造成空气不流通。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30秒-2分钟)

体位管理 是防止窒息的关键。立即将孩子调整为侧卧位 ,或让头部偏向一侧,这种姿势能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反流堵塞气管。如果孩子口中有明显呕吐物或分泌物,可用干净纱布或手帕包裹手指,轻轻清理口腔,但切勿强行深入以免刺激引发呕吐。

松开衣物 帮助散热和呼吸。迅速解开孩子的领口、袖口和裤带,去除过厚的包裹物。特别注意不要试图撬开孩子紧闭的牙关或向口中塞入任何物品(如勺子、手指、毛巾等),这些做法不仅无法阻止抽搐,反而可能造成牙齿损伤或异物阻塞气道。

第三步:观察记录与物理降温(2-3分钟)

准确计时 对后续医疗判断至关重要。从惊厥开始就要注意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大多数高热惊厥会在1-3分钟内自行停止。如果抽搐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观察并记录抽搐表现:是从哪一侧身体开始、眼睛状态、面色变化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有帮助。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开始物理降温 。使用32-34℃的温水(切忌冷水或冰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区域,利用水分蒸发带走体热。避免擦拭前胸、后背及腹部,也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可能经皮肤吸收导致中毒)。退热贴可辅助用于额头降温,但不应替代全身物理降温措施。

关键禁忌与常见误区

在高热惊厥急救过程中,有些传统做法实际上有害无益。不要掐人中或按压肢体 ,这些动作既不能缩短惊厥时间,又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禁止惊厥期间喂食喂药 ,此时孩子吞咽功能受限,强行喂入可能导致窒息。避免过度包裹 ,捂汗不仅无法退烧,还可能加剧体温升高。

有些家长试图用压舌板防止咬舌,这是不必要的。惊厥时舌根后坠,牙齿咬合力量主要作用于舌两侧,极少造成严重伤害,而强行塞入物品反而可能损伤牙齿或阻塞气道。也不要尝试用"偏方"如扎手指放血等方法,这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做法只会延误救治。

惊厥停止后的关键处理

当抽搐停止后,孩子可能进入嗜睡状态,此时仍应维持侧卧位 直至完全清醒。继续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重复物理降温。即使惊厥时间短暂且孩子很快恢复意识,也建议及时就医 检查潜在病因,排除脑膜炎、癫痫等其他严重疾病可能。

特别注意,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送医: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24小时内发作2次以上;抽搐仅限于身体一侧;伴有呕吐、呼吸困难、皮疹或颈部僵硬;意识恢复缓慢或异常。就医时应详细向医生描述发作全过程,包括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具体表现等关键信息。

预防与长期管理

对于曾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家长更应重视体温监测。当孩子发热时(特别是体温超过38℃),应及时采取科学退热措施 :保持环境温度适宜(20-24℃),穿着轻薄透气衣物,补充足够水分,按医嘱使用退热药。但需注意,退热药主要用于缓解不适,不能完全预防惊厥发生。

日常生活中,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减少发热机会。对于频繁发生高热惊厥(每年超过3次或每次持续时间过长)的儿童,儿科医生可能会建议预防性用药方案,家长应严格遵医嘱执行并定期随访。

掌握这些黄金3分钟的急救步骤,家长能在危急时刻为孩子争取最佳救治时机。记住,大多数高热惊厥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冷静、科学的应对才是保护孩子的关键。建议家长定期参加儿科急救培训,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应对能力,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张银梅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儿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