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怀孕?内分泌是 “备孕关键选手”

2023-05-13 10:0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备孕路上,很多人会关注排卵、子宫环境等因素,却容易忽视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在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病区的临床诊疗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备孕困难、妊娠风险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甲状腺激素不仅调节身体代谢,还与生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分泌异常会直接影响卵子质量、子宫内膜环境甚至胚胎发育。作为内分泌系统的 “重要成员”,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是决定备孕能否顺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了解甲状腺与怀孕的关系,及时调整内分泌状态,才能为怀孕打下坚实基础。

一、甲状腺激素,是 “孕育生命” 的 “隐形调控者”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看似与生殖系统无关,实则在孕育过程中扮演着 “隐形调控者” 的角色,从卵子成熟到胚胎着床,再到胎儿发育,都离不开它的参与。

在备孕阶段,甲状腺激素能调节女性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卵子成熟,同时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若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如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直接降低受孕概率。

对于男性,甲状腺激素同样重要,它能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质量。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畸形率升高,增加受孕难度。

一旦成功怀孕,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更加关键。它能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胚胎着床提供适宜的 “土壤”;在孕早期,胎儿自身的甲状腺尚未发育成熟,所需的甲状腺激素完全依赖母体供应,这些激素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 “必需品”,若供应不足,可能影响胎儿大脑发育,甚至导致智力障碍。

从中医角度看,甲状腺的功能与 “肝”“脾”“肾” 三脏密切相关。中医认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依赖于气血的顺畅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协调 —— 肝主疏泄,能调节气机,影响激素分泌节律;脾主运化,为激素合成提供物质基础;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与生殖功能和胚胎发育息息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本质上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的表现,这与西医中内分泌紊乱的理念相互呼应。

二、甲状腺功能 “亢进” 或 “减退”,都会给备孕 “添堵”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让身体 “过度活跃”,干扰受孕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速度加快,处于 “过度活跃” 状态。这种状态会打乱生殖系统的平衡:

· 对女性而言,甲亢会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排卵异常,出现月经稀发、量少,甚至闭经,自然受孕的难度增加;即使侥幸怀孕,过高的甲状腺激素也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

· 对男性来说,甲亢会影响睾酮合成,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同时可能出现性欲减退,进一步降低受孕概率。

此外,甲亢患者常伴随心慌、出汗、体重下降、情绪急躁等症状,这些身体和心理的不适,也会间接影响备孕状态。

中医将甲亢归为 “瘿病” 范畴,多因 “肝火旺盛”“阴虚火旺” 所致。肝火上炎则情绪急躁、心慌多汗;阴虚内热则体重下降、怕热失眠,这些症状会进一步耗伤气血,影响肝的疏泄和肾的藏精功能,进而干扰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转。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让身体 “动力不足”,阻碍孕育
甲减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速度减慢,处于 “动力不足” 状态。它对备孕的影响更为隐蔽,却同样严重:

· 女性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而过高的 TSH 会干扰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导致月经紊乱(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不孕;

· 即使成功怀孕,甲减也可能增加流产、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孕早期母体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导致胎儿智力低下、生长迟缓。

甲减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如怕冷、乏力、嗜睡、体重增加等,容易被误认为是 “亚健康” 状态,从而被忽视,延误干预时机。

在中医看来,甲减多属 “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肾阳不足则怕冷乏力、精神萎靡;脾阳虚弱则运化无力,出现体重增加、便秘;气血不足则无法濡养脏腑,影响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发育,形成 “宫寒” 环境,不利于受孕和胚胎着床。

三、备孕前,如何知道甲状腺功能是否 “正常”?
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与其他问题相似,备孕夫妻最好在孕前 3-6 个月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常用的检查项目是甲状腺功能三项,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 T3)、游离甲状腺素(游离 T4)。这三项指标能全面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 若 TSH 降低,游离 T3、游离 T4 升高,可能是甲亢;

· 若 TSH 升高,游离 T3、游离 T4 降低,可能是甲减;

·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 “亚临床甲减”,即 TSH 升高,游离 T3、游离 T4 正常,这种情况虽然症状不明显,但仍可能影响备孕,需要关注。

一般来说,备孕及孕期的 TSH 理想范围比普通人更严格,通常建议控制在 0.1-2.5mIU/L 之间,具体数值需结合个人情况,由医生判断。

从中医辨证角度,可通过症状和体征辅助判断甲状腺功能倾向:若出现怕热、多汗、急躁、舌红少苔,多倾向甲亢(阴虚火旺);若表现为怕冷、乏力、舌淡苔白,多倾向甲减(脾肾阳虚),可作为检查的参考依据。

四、甲状腺功能异常,备孕该 “如何应对”?
1. 甲亢患者:先控制病情,再考虑怀孕
甲亢患者需要先通过治疗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再计划怀孕,以降低流产、早产的风险。

· 治疗方式:常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药物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使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但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备孕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通常建议在病情稳定、药物剂量减至最小有效量后再怀孕;

· 中医辅助:针对甲亢的 “肝火旺盛”“阴虚火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如栀子、丹皮清泻肝火,生地、麦冬滋阴降火,同时配合针灸太冲、内关等穴位,缓解心慌、急躁等症状,辅助控制病情;

· 生活调整: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加碘盐),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过量摄入会加重甲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 甲减患者:补充激素,优化孕育环境
甲减患者的治疗相对直接,主要通过补充左甲状腺素(如优甲乐),弥补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将 TSH 控制在备孕理想范围内。

· 用药调整:备孕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通常每 4-6 周一次),根据 TSH 水平调整剂量,直至达到稳定状态;

· 中医辅助:针对甲减的 “脾肾阳虚”,可选用温阳健脾、补肾益气的中药,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改善怕冷、乏力等症状,增强体质;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能温补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辅助改善甲状腺功能;

· 持续治疗:怀孕后不能自行停药,因为孕期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会增加,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剂量,整个孕期都要监测甲状腺功能;

· 饮食注意: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如加碘盐、海鱼),但不要过量,以免影响甲状腺功能。

五、除了甲状腺,这些 “内分泌选手” 也影响备孕
1. 胰岛素:过高会 “干扰排卵”
胰岛素不仅调节血糖,还与女性卵巢功能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刺激卵巢分泌过多雄激素,抑制排卵,导致月经不规律、不孕。这类女性备孕时,需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运动(如快走、瑜伽)或药物(如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排卵功能。

中医认为胰岛素抵抗多与 “痰湿内阻”“脾虚失运” 有关,可通过健脾祛湿的方法调理,如服用参苓白术散、苍附导痰丸,同时配合拔罐、艾灸等疗法,促进痰湿代谢,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 性激素:失衡会 “打乱周期”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性激素的平衡,是维持正常月经和排卵的基础。雌激素过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影响胚胎着床;雄激素过高会抑制排卵,导致多毛、痤疮等症状;孕激素不足则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增加流产风险。备孕时若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异常,需检查性激素水平,通过药物(如短效避孕药)或生活方式调整,恢复激素平衡。

中医将性激素失衡归为 “肝肾失调”“冲任不调”,肝失疏泄则激素分泌紊乱,肾阴肾阳失衡则性激素水平异常。可通过疏肝理气、补肾调经的方法调理,如逍遥散疏肝解郁,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同时针刺三阴交、关元等穴位,调节冲任二脉,恢复月经周期。

3. 泌乳素:过高会 “抑制生育”
泌乳素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乳汁分泌。若泌乳素水平过高(如垂体微腺瘤、长期压力过大导致),会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排卵停止、月经闭经,出现 “闭经 - 溢乳综合征”,直接导致不孕。这类患者需明确病因,通过药物(如溴隐亭)降低泌乳素水平,恢复排卵。

中医认为泌乳素过高多与 “肝郁气滞”“肾虚不固” 有关,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乳汁异常分泌;肾气不足则固摄失常。可选用疏肝理气、补肾固摄的中药,如麦芽、柴胡疏肝解郁,熟地、山茱萸补肾固精,辅助降低泌乳素水平。

六、备孕时,如何 “呵护” 内分泌系统?
1.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 “内分泌紊乱”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打乱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影响激素分泌节律,导致月经不调、排卵异常。备孕期间应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尽量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让内分泌系统 “按点工作”。

中医强调 “顺应天时”,认为 “人卧则血归于肝”,夜晚是肝藏血、肾藏精的重要时段,按时作息能滋养肝肾,为激素分泌提供良好的脏腑基础。

2. 均衡饮食,为激素合成 “提供原料”
内分泌激素的合成需要多种营养素,如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合成性激素需要胆固醇、锌等。备孕期间应做到饮食多样化:适量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加碘盐),但不要过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鸡蛋、瘦肉、鱼虾)、全谷物(燕麦、糙米)、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BMI 18.5-24)。

中医主张 “食养”,根据体质调整饮食:如甲亢(阴虚火旺)者宜食百合、银耳等滋阴食物;甲减(脾肾阳虚)者可适当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食材;脾虚者多食山药、莲子健脾养胃,为内分泌平衡提供物质保障。

3. 管理压力,避免 “应激激素” 捣乱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导致皮质醇等 “应激激素” 分泌增加,抑制生殖激素分泌,影响排卵和精子质量。备孕期间可通过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冥想)、培养兴趣爱好(如读书、听音乐)、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中医认为 “怒伤肝”,长期压力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内分泌。可通过疏肝解郁的方法调理,如饮用玫瑰花茶、练习八段锦中的 “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按摩太冲穴,疏通肝气,避免应激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干扰。

4. 适度运动,改善 “激素敏感性”
规律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身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调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水平。备孕女性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男性可适当增加力量训练,改善精子质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适得其反。

中医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通过改善脏腑功能间接调节内分泌,尤其适合备孕人群长期坚持。

七、总结:备孕先查 “内分泌”,甲状腺健康是关键
甲状腺功能异常确实会影响怀孕,它通过干扰排卵、影响精子质量、阻碍胚胎发育等多种方式,给备孕和孕期带来风险。作为内分泌系统的 “关键选手”,甲状腺的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孕育的成败。

备孕夫妻应在孕前 3-6 个月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若发现甲亢或甲减,及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 —— 西医精准调控激素水平,中医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将激素水平调整至理想范围;同时关注其他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性激素)的平衡,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管理压力、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整体内分泌环境。

记住,内分泌平衡是顺利怀孕的 “隐形基石”,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提高受孕概率,降低孕期风险,为孕育健康宝宝创造有利条件。中西医结合,既能发挥西医精准干预的优势,又能借助中医整体调理的智慧,为备孕之路保驾护航。

(李杰玉 南阳市中心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病区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