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谁不想走出家门,感受微风拂面、听听鸟鸣?但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来说,出门却像一场需要精心策划的 “冒险”。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会干扰正常造血,让白细胞数量和功能大打折扣,免疫力如同 “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外界的细菌、病毒 “击破”。想要安全出门,必须把防护做到极致,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一、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何出门要格外谨慎?
急性髓系白血病会让骨髓这个 “造血工厂” 陷入混乱,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挤压正常血细胞的生成空间。其中,负责免疫防御的白细胞受到的影响最大。
正常白细胞是身体的 “防御部队”,能快速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但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体内,正常白细胞数量锐减,功能也出现缺陷,就像 “装备失灵的士兵”,难以抵挡病原体的进攻。加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化疗药物,会进一步抑制免疫功能,让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降到更低。
外界环境中充满了各种病原体,公共场所的空气、物品表面,甚至与人接触时的飞沫,都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健康人接触后能轻松应对,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触后,感染风险会显著升高,可能引发肺炎、败血症等严重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干扰治疗进程。
二、出门前,这些准备工作一个都不能少
想要安全出门,前期准备必须细致周全,就像给出行 “上保险”,把风险降到最低。
(一)评估身体状态:选对出门时机
出门前先 “摸摸底”,查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外出。若正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或有发热、乏力、咳嗽等不适症状,建议取消出行计划,待身体状态稳定后再考虑。
若身体状态允许,尽量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时候出门,避开极端天气(如暴雨、大风、酷暑、严寒),减少恶劣环境对身体的刺激。每次出门时间不宜过长,以 1-2 小时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二)备好防护 “装备”:筑牢物理屏障
1. 口罩是第一道防线,必须选择防护效果好的类型,如 N95 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这类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飞沫和颗粒物,比普通医用口罩防护更严密。佩戴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鼻梁条贴合鼻梁,不留缝隙,避免频繁触摸或调整口罩。
2. 手部防护也很重要,随身携带独立包装的一次性手套,在接触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时戴上,减少直接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同时,准备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成分以含酒精(浓度 60%-80%)为宜,方便随时清洁手部。
3. 衣物选择有讲究,穿宽松、柔软、透气的长袖衣物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降低蚊虫叮咬或接触污染物的风险。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三)规划出行路线:避开 “高风险” 区域
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避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集市、电影院等。这些地方人员流动大,病原体浓度高,感染风险也高。优先选择空旷、通风好的地方,如公园、湖边等,且避开早晚出行高峰时段。
若需要乘坐交通工具,尽量选择私家车或出租车,减少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乘坐时也要全程佩戴口罩,开窗通风,避免触摸车内物品,下车后及时消毒双手。
三、出行途中,这些防护细节要记牢
出门在外,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接触到病原体,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把防护细节落实到每一步。
(一)保持 “安全距离”:减少接触风险
与人交流或同行时,保持至少 1 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咳嗽、打喷嚏、发热等症状的人。不与他人共用物品,如餐具、水杯、毛巾等,也不要触碰他人的皮肤或衣物。
在室外活动时,尽量选择人少的区域,不扎堆、不聚集,避免参与集体活动。若遇到有人咳嗽或打喷嚏,应立即远离,并屏住呼吸,待对方离开后再靠近。
(二)管好 “手” 和 “口”:切断感染途径
双手是接触病原体的主要 “媒介”,在外面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这些部位是病原体进入体内的 “捷径”。若需要咳嗽或打喷嚏,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即丢弃到垃圾桶,随后及时清洁手部。
触摸公共物品(如公园长椅、健身器材)后,不要直接接触身体,可先用消毒湿巾擦拭接触面,或戴上手套后再接触。若没有防护措施,接触后不要到处乱摸,及时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三)注意身体反应:及时 “叫停” 不适
出行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若出现疲劳、头晕、心慌、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安静、通风的地方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联系家人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不要硬撑。
同时,避免在外面进食或饮水,减少摘口罩的次数。若必须进食,应选择干净、卫生的场所,先清洁手部,摘下口罩后快速进食,吃完后立即戴上口罩,并再次清洁手部。
四、返回家中,“收尾” 工作不能省
回到家并不意味着防护结束,此时身上或衣物上可能已经沾染了病原体,必须做好 “收尾” 工作,防止将病原体带入家中。
(一)衣物和物品 “消毒”:阻断传播链
进门后,先在门口脱下外套、鞋子,放在通风处或专用的隔离区域,不要带入卧室或客厅。外套、手套等可根据材质选择清洗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高温洗涤),鞋子可放在门口用消毒湿巾擦拭。
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手机、钥匙、包包等,用消毒湿巾仔细擦拭表面,尤其是经常触摸的部位。口罩若为一次性口罩,应按 “医疗垃圾” 处理,折叠后放入密封袋中丢弃;若为可重复使用的口罩,应进行消毒处理。
(二)彻底清洁身体:清除 “潜在威胁”
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按照 “七步洗手法” 认真洗手,至少洗 20 秒,确保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等部位都清洗干净。洗手后用干净的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
条件允许的话,尽快洗澡,更换全身衣物,将换下的衣物及时清洗消毒。洗澡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水温适宜,不要用力搓擦皮肤,防止皮肤破损。
(三)观察身体状况:做好 “后续” 监测
回家后休息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腹泻等。每天监测体温,连续观察 3-5 天,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早期发现感染并处理。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将家中打扫干净,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椅)进行消毒,营造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并非不能出门,只要做好充分准备、落实防护细节,就能安全享受户外时光。从出门前的评估和准备,到途中的细节防护,再到返回后的清洁和监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把防护做到位,既能满足出门的愿望,又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让每一次出行都安心、愉快。
(张建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5)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