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疫苗接种:儿内科疾病的预防先锋

2025-08-07 12: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儿童健康的守护征程中,疫苗接种宛如一位无畏的先锋战士,挺身而出,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免疫防线,有效抵御着各类儿内科疾病的侵袭。它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伟大创举,更是保障儿童茁壮成长、家庭幸福安康的关键举措。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了与外界环境的密切接触,而这其中潜藏着无数肉眼难见却威力巨大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时刻觊觎着稚嫩的身体,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诸如麻疹、风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脊髓灰质炎等经典传染病,曾在过去夺走了众多儿童的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灾难。然而,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可怕的疾病逐渐得到了有力管控。

以麻疹为例,这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儿往往会出现高热、咳嗽、流涕等症状,随后全身泛起红色斑丘疹,不仅身体遭受痛苦折磨,还可能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但在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后,其发病率大幅下降。当按时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再次遭遇麻疹病毒入侵,这些免疫“卫士”便能迅速识别并展开反击,将病毒消灭于萌芽状态,使孩子免于患病之苦。

再看百日咳,它由百日咳杆菌引起,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可长达数周甚至几个月,对孩子的呼吸道造成极大损伤。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患百日咳后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危险情况。而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包含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能够同时预防这三种严重疾病。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如同给身体配备了精准制导的武器,专门对付入侵的百日咳杆菌,大大降低了孩子的患病风险。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导致肢体瘫痪。在疫苗问世前,每年全球都有大量儿童因此致残。如今,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或注射用脊灰灭活疫苗的应用,让这一噩梦成为历史。通过疫苗接种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使得野病毒的传播链被打断,新发病例极为罕见。每一个健康奔跑的孩子背后,都有疫苗默默守护的身影。

除了上述传统疫苗针对的疾病外,流感疫苗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流感季节来临之时,医院儿科门诊量骤增,许多孩子因感染流感病毒而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来说,流感更可能诱发原有疾病的加重,如哮喘发作、心脏病恶化等。每年更新换代的流感疫苗根据当年流行的毒株进行制备,及时接种可以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保护,减轻症状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疫苗接种的原理基于人体的主动免疫机制。当疫苗进入体内后,其中的抗原物质模拟病原体的特征,但不具有致病性。免疫系统将其视为外来异物,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应答反应。首先是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并处理疫苗中的抗原,然后将信息传递给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T 细胞分化为辅助性 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前者协助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者则直接杀伤被感染的靶细胞。浆细胞大量分泌抗体,这些抗体能够在血液中循环游走,与再次入侵的相应病原体结合,标记它们以便其他免疫细胞清除;同时,部分 B 细胞还会形成记忆细胞,长期留存于体内,当相同病原体二次来袭时,能快速响应,实现更快更强的免疫保护。

在实际操作层面,国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儿童免疫规划程序。家长们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带宝宝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疫苗接种。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要开始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针,后续在不同月龄逐步完成其他各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剂次,并在适当年龄进行加强免疫。例如,乙脑疫苗一般在 8 月龄初种两针,间隔 7 - 10 天,然后在 2 岁、6 岁各加强一针;水痘疫苗通常在 12 个月至 15 个月之间接种第一剂,4 - 6 岁时接种第二剂。遵循这样的时间表,可以确保孩子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免疫保护。

当然,像所有医疗干预措施一样,疫苗接种也可能伴随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硬结,少数孩子可能出现低热、倦怠、食欲不振等情况。但这些反应大多是暂时且轻微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不过医护人员会在接种现场密切观察一段时间,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一旦出现异常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孩子安全。与疫苗所带来的巨大益处相比,这些潜在的风险微乎其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疫苗接种的主要任务。这里的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种疫苗的特性、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他们耐心地向家长讲解疫苗知识,解答疑问,消除顾虑;细心地核对孩子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地进行接种操作;用心地跟踪观察孩子接种后的反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疫苗接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惠及千家万户。

学校作为儿童聚集的重要场所,也在疫苗接种宣传推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疫苗预防疾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校园集中接种活动,方便学生及时接种疫苗,进一步提高了接种率。

在全球视野下,疫苗接种的意义更为深远。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仍然存在较高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动全球疫苗接种行动计划,援助这些地区改善免疫服务水平。一方面提供免费或低价疫苗供应,另一方面派遣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帮助建立完善的冷链运输系统和接种管理体系。因为只有当全世界范围内的儿童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免疫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对这些疾病的彻底控制乃至消除。

回顾历史长河,天花是人类第一个通过疫苗接种成功消灭的传染病。这一伟大成就彰显了疫苗的强大力量和人类的智慧勇气。如今,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借助越来越先进的生物技术不断研发新型疫苗,拓展疫苗的应用范围。从预防传染性疾病到探索肿瘤疫苗的可能性,从单一抗原疫苗到多价联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发展,每一次进步都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总之,疫苗接种作为儿内科疾病的预防先锋,以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撑起了一片健康的天空。它是现代医学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家长们呵护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让我们携手共进,重视疫苗接种,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免疫之光的照耀下绽放光彩。

(李润萍 大同市平城区振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