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冠心病,很多人会下意识联想到银发族。确实,年龄增长会让血管逐渐老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随之上升。但近年来,医院心内科接诊的年轻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病例已不罕见。这意味着,冠心病早已跳出“老年病”的范畴,正悄悄盯上年轻人。了解背后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冠心病的本质:血管被“堵住”了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不停跳动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冠状动脉就是给心脏供血的“生命线”。当冠状动脉内壁出现脂质沉积,形成像粥一样的斑块,血管管腔就会变窄,血流受阻,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就会引发胸痛、胸闷等症状,这就是冠心病。
斑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血管内壁就可能出现轻微的脂质沉积,只是此时不会有明显症状。随着时间推移,不良习惯会加速斑块生长,当斑块大到堵塞血管70%以上时,心脏供血严重不足,就会出现明显的心绞痛;若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还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二、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得冠心病?
(一)饮食失控:高油高糖成“血管杀手”
年轻人的饮食往往充满“诱惑”:油炸食品、甜品奶茶、麻辣火锅、烧烤啤酒……这些食物口感丰富,却暗藏危机。高油饮食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这些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斑块形成;高糖饮食则会引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间接损伤血管内皮,为斑块生长创造条件。
更危险的是,年轻人吃饭常不规律,要么暴饮暴食,要么节食减肥,这两种极端都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节奏,让血管处于“脆弱状态”。
(二)作息紊乱:熬夜让血管“不堪重负”
熬夜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无论是加班工作、刷手机追剧,还是泡吧娱乐,深夜的灯光下总有年轻人的身影。熬夜会让身体持续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长期承受额外压力,容易受损。
同时,熬夜会影响身体的脂质代谢,让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三)缺乏运动:久坐让血管“生锈”
现代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让“久坐”成为常态。上班时对着电脑久坐不动,下班后窝在沙发上看手机,一天下来运动量少得可怜。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让血液循环变慢,血液中的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
此外,运动能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而长期不运动的人,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就像生锈的水管一样,更容易被斑块堵塞。
(四)吸烟酗酒:直接“毒害”血管
吸烟对血管的伤害是立竿见影的。香烟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血液中的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形成血栓;一氧化碳则会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加重心脏负担。
过量饮酒同样危险,它会导致血压波动、血脂升高,还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很多年轻人把吸烟、喝酒当作社交方式,却不知这些习惯正在悄悄摧毁自己的血管。
(五)精神压力:情绪失控“引爆”危机
年轻人正处于事业打拼期,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加上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长期如此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更严重的是,剧烈的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甚至导致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三、年轻人预防冠心病,从这几点做起
(一)管好嘴:给血管“减负”
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鱼类等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帮助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内皮。
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甜品等高油、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吃饭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二)迈开腿:让血管“动起来”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帮助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减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工作间隙要多起身活动,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走动几分钟,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四肢,避免久坐不动。
(三)规律作息:让血管“好好休息”
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刷手机、玩电脑等让大脑兴奋的活动,可以听听轻音乐、泡泡脚,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身体才能正常修复血管损伤,维持血管的健康状态。
(四)远离烟酒:切断“血管杀手”的来源
吸烟和酗酒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年轻人要尽早戒烟,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
刚开始戒烟、戒酒时可能会感到不适,但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逐渐适应,血管也会慢慢恢复健康。
(五)调节情绪:给血管“减压”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压力时,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旅游等方式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保持情绪稳定,能让血管处于放松状态,减少血管痉挛和斑块破裂的风险。
(六)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血管隐患”
年轻人也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体检时要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这些指标能反映血管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冠心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若不注意保护血管,同样会受到它的威胁。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年轻人患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而这些习惯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的。从现在开始,管好自己的饮食、作息、运动和情绪,远离烟酒,定期体检,才能让血管保持健康通畅,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保护血管,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陆明辉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