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传染科护士给肺结核患者做雾化治疗时,会让患者戴哪种口罩?

2025-01-15 08: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医疗机构中,传染科护士在为肺结核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面临着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雾化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道内的飞沫和气溶胶可能携带大量结核杆菌,若防护不当,极易造成医护人员或其他患者的交叉感染。因此,选择合适的口罩并正确使用,是阻断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传染科,护士通常会要求肺结核患者在雾化治疗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如N95或KN95口罩),而非普通外科口罩。这是因为普通外科口罩主要用于阻挡较大的飞沫,而对微小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较低。相比之下,N95或KN95口罩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95%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结核杆菌可能附着的微小飞沫核(通常直径为1-5微米)。这种高过滤效率使其成为防护呼吸道传染病的首选装备。

医用防护口罩的设计特点使其在减少飞沫传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这类口罩采用多层高效过滤材料,包括静电熔喷布,能够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捕获微小颗粒。其次,N95或KN95口罩具有良好的密合性,其鼻夹和耳带设计可确保口罩边缘与面部紧密贴合,减少漏气。这一特性至关重要,因为若口罩与面部之间存在缝隙,未经过滤的空气可能直接进入呼吸道,导致防护失效。传染科护士在指导患者佩戴口罩时,会特别强调进行“密合性检查”,即通过呼气或吸气测试确认口罩是否佩戴正确。

此外,医用防护口罩的防飞沫作用还体现在其单向阀设计(部分型号配备)。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佩戴带有呼气阀的口罩可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舒适度,同时仍能有效阻挡患者呼出的飞沫向外扩散。但需注意的是,呼气阀设计仅保护佩戴者,若医护人员需要防护患者喷溅的飞沫,则应选择无阀口罩或额外增加面屏。

在实际操作中,传染科护士还需遵循严格的感染控制流程。例如,雾化治疗应在负压病房或通风良好的单独空间进行,以减少飞沫在环境中的滞留。患者佩戴口罩后,护士会确保其全程佩戴,避免在治疗过程中随意调整或摘下口罩。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在护士指导下安全摘除口罩(避免触碰污染的外表面),并执行手卫生。使用过的口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正确使用医用防护口罩不仅能保护医护人员,还能切断肺结核在医院内的传播链。研究表明,当传染源(肺结核患者)和接触者(如护士或其他患者)均佩戴口罩时,飞沫传播的风险可降低80%以上。这一措施与通风、紫外线消毒等结合,能显著减少医疗机构内的结核病暴发事件。

然而,尽管医用防护口罩效果显著,其普及仍面临挑战。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或不适感抗拒佩戴N95口罩。此时,护士需耐心解释防护必要性,或尝试调整口罩型号以提高舒适性。此外,口罩的重复使用和保存问题也需关注——理想情况下,医用防护口罩应一次性使用,但在资源有限时,需严格评估其清洁与复用可能性。

综上所述,传染科护士在为肺结核患者实施雾化治疗时,优先选择N95或KN95口罩,这是基于其高效过滤性和密合性对飞沫传播的阻断作用。这一措施是感染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既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也体现了对公共卫生责任的履行。未来,进一步优化口罩舒适性、降低成本,并加强公众对呼吸道防护的认知,将是提升结核病防控效果的关键方向。

(刘春芝 夏邑县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