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卒中不是老年专属:年轻人也可能中招的健康警示

2023-10-17 12: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仿佛离年轻人很遥远。然而现实却越来越“扎心”——脑卒中正在悄悄盯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数据显示,近年来30-50岁的脑卒中患者数量显著上升,甚至不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不再是“老年病”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都该重视的健康警示。

一、年轻人为何也会中风?

许多人不解:我才二三十岁,怎么也会得脑卒中?其实,脑卒中并非凭空出现,它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1. 不良生活方式成“幕后推手”

熬夜成常态: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紊乱,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动脉硬化。

久坐不动:现代人常年坐在办公室、电脑前,缺乏锻炼,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形成血栓。

高油高盐饮食:重口味、爱吃外卖、火锅、烧烤,摄入大量脂肪、盐和糖,加快血脂升高和血管硬化。

吸烟喝酒:烟草中的尼古丁收缩血管,酒精过量损害血管弹性,是脑卒中的“催化剂”。

2. 慢性病年轻化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过去的“中老年病”,如今在年轻人中也不少见,而它们正是脑卒中的“高危基础”。

有数据显示:

超过40%的年轻脑卒中患者存在高血压;

20%以上伴有血脂异常或糖尿病前期。

3. 精神压力大

高强度工作、学习压力、情绪紧张也是风险之一。情绪激动、长期焦虑,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诱发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

二、年轻人脑卒中的“早期信号”

脑卒中虽然来得突然,但在发病前其实会有一些“蛛丝马迹”。认识这些早期信号,可能就能挽救生命。

常见的预警症状包括:

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无力:比如突然手脚没劲,筷子拿不住,脸歪嘴斜;

说话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混乱,说话困难;

突发性头晕、站立不稳:步态不稳像“喝醉了”;

一只眼突然看不清、视物模糊或黑影遮挡;

突发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

意识混乱、反应迟钝。

特别提醒:这些症状哪怕只出现几分钟,也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检查,别等它“自动恢复”!

三、这些人群是脑卒中的“潜在对象”

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有相同的风险,但以下人群要特别当心:


四、年轻人如何预防脑卒中?

1. 改变生活方式,从现在做起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每天7~8小时,晚上11点前入睡;

科学饮食,控盐控油:多吃果蔬、粗粮,少油炸、甜食;

坚持锻炼,减少久坐:每天运动30分钟,如快走、跑步、游泳;

戒烟限酒:香烟和酒精都是脑血管的敌人,能不碰最好不碰;

管理情绪,释放压力: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高压工作状态。

2. 体检要重视,不能“年轻就无敌”

每年一次体检,检查血压、血脂、血糖;

如有家族史,建议做颈动脉彩超、心电图等专项筛查;

出现脑卒中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不要拖。

3. 高危人群需服药控制基础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按时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

五、急救知识要牢记:中风识别口诀“BE FAST”

这是国际通用的中风快速识别法,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在发生脑卒中:

B(Balance):身体平衡突然失调;

E(Eyes):视力模糊或双影;

F(Face):面部不对称、歪嘴;

A(Arms):一侧手臂无力;

S(Speech):说话含糊不清;

T(Time):发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脑卒中黄金抢救时间是发病后3小时内,越早送医,越可能减轻后遗症。

结语

脑卒中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而是每一个忽视健康、透支身体的人的“潜在敌人”。

年轻,并不意味着无敌。真正的健康,不是现在没病,而是你有没有在为未来做准备。从今天开始,做出一点改变:少熬夜、动起来、控制情绪、按时体检、科学饮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正在悄悄决定你未来的大脑是否还能“正常运转”。

(孙永静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油田总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