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毛病,很多人会习惯性地从药箱里翻出退烧药、感冒药自行服用,觉得 “扛一扛” 或 “随便吃点药” 就能好转。但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这种 “随便” 可能暗藏风险。肾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某些常见药物在肾功能不佳时,容易在体内蓄积,对肾脏造成额外伤害,甚至加重肾功能损伤。
一、肾脏:药物代谢的 “过滤器”,也怕 “药害”
肾脏每天要过滤大量血液,排出代谢废物,同时也承担着药物排泄的重要任务。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最终大多需要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体外。
肾脏的特殊结构让它对药物损伤格外敏感。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直接接触流经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当药物剂量过大、种类过多,或药物本身具有肾毒性时,这些结构就可能受到损伤。对于本身肾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肾脏的排泄能力已经下降,药物更易在体内蓄积,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损伤风险成倍增加。
二、这些常用药,肾不好的人要格外小心
感冒发烧时常用的一些药物,看似普通,却可能成为肾不好人群的 “隐形威胁”。
(一)非甾体抗炎药:退烧止痛背后的 “肾负担”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是感冒发烧时常用的退烧药和止痛药。这类药物能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起到退烧、止痛的作用,但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
其伤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l 一是这类药物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尤其在身体脱水(如发烧出汗多)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l 二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发肾小管坏死、肾功能下降。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即使是常规剂量,也可能加重肾脏损伤,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
(二)某些复方感冒药:成分叠加的 “隐患”
市面上很多复方感冒药含有多种成分,如解热镇痛药、伪麻黄碱、抗组胺药等。其中,伪麻黄碱能缓解鼻塞症状,但可能引起肾脏血管收缩,减少肾脏血流量,对肾功能不佳者不利。
更危险的是成分叠加。如果同时服用多种复方感冒药,容易导致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加重肾脏代谢负担。比如,吃了一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又同时服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就可能超出安全剂量,增加肾损伤风险。
(三)某些抗生素:滥用可能 “直击” 肾脏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无需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部分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以及某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主要通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肾毒性,使用后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急性肾损伤。肾不好的人,由于药物排泄减慢,更容易发生蓄积中毒,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四)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隐藏的 “肾毒素”
一些人感冒后会选择服用中药或中成药,但部分中药含有马兜铃酸,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这类成分具有明确的肾毒性,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长期服用可能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
含马兜铃酸的药物代谢产物会在肾脏蓄积,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肾不好的人应避免使用这类中药,服用其他中药或中成药前,也需确认成分,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误用伤肾药物。
三、肾不好的人,感冒发烧用药要遵循这些原则
(一)不盲目用药,先明确病因
感冒发烧后,不要急于吃药,应先判断病情。如果是普通感冒,症状较轻,可先通过多喝水、休息等方式缓解;若症状较重,或持续发烧超过 3 天,应及时就医,明确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再根据病因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或复方感冒药。
(二)看清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药物成分,避免同时服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 4 克(成人),过量可能伤肾。肾不好的人,即使是单一成分的药物,也需咨询医生,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用药间隔。
(三)优先选择肾安全性高的药物
退烧时,对乙酰氨基酚在常规剂量下肾毒性相对较低,可在医生指导下作为肾不好人群的首选退烧药,但需注意避免过量。而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尤其避免长期使用。
使用抗生素时,应选择肾毒性较小的种类,如青霉素类、某些头孢菌素类(需根据具体品种判断),并严格按照医生计算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
(四)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和尿量
肾不好的人在感冒发烧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尿量变化,若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如血肌酐、尿素氮),监测药物对肾脏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补充水分,减少药物对肾脏的刺激
发烧时身体容易脱水,会加重药物对肾脏的损伤。因此,用药期间应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在肾脏的蓄积。但需注意,若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水肿等情况,饮水量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避免加重水肿。
四、日常护肾,减少药物损伤风险
除了感冒发烧时谨慎用药,肾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保护肾脏,减少药物损伤的可能性。
(一)定期检查肾功能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了解肾脏健康状况,为用药提供依据。医生可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降低伤肾风险。
(二)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
不自行购买和服用药物、保健品,尤其是成分不明的产品。很多保健品可能含有对肾脏有害的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肾功能。
(三)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肾功能下降的常见原因,肾不好的人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减少对肾脏的持续损伤,提高肾脏对药物的耐受性。
感冒发烧时随便吃药,对普通人可能影响不大,但对肾不好的人来说,却可能成为伤肾的 “导火索”。非甾体抗炎药、某些复方感冒药、肾毒性抗生素和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都是需要警惕的 “危险分子”。遵循不盲目用药、看清成分、优先选择肾安全性高的药物、监测肾功能等原则,才能在缓解感冒发烧症状的同时,保护好脆弱的肾脏。日常做好护肾工作,才能降低药物损伤风险,维护肾脏健康。
(张艳丽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肾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