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穿刺还是观察?超声医生教你读懂甲状腺结节的“危险等级”

2025-09-10 20: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体检报告上出现“甲状腺结节”这几个字时,很多人的心瞬间就悬了起来。到底是该立刻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性质,还是先保持观察、定期复查呢?作为超声医生,今天就来帮大家拨开迷雾,深入了解如何依据超声特征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危险程度,从而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就像一个小小的蝴蝶形器官,它负责分泌调节人体代谢的重要激素。而甲状腺结节则是在这个腺体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异常团块,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但仍有一小部分可能存在恶性风险。这时候,超声检查就成了我们的得力助手。

在超声图像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评估结节的风险。首先是结节的大小和形态。一般来说,如果结节比较小,比如直径小于1厘米,并且形状规则、边界清晰,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那么它倾向于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这类结节往往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侵犯迹象,就如同一个安静乖巧的小居民,暂时不需要过度打扰它,可以选择定期观察,每隔几个月到半年做一次超声复查,看看它是否有变化。

然而,当结节体积较大,尤其是超过2厘米时,或者其形态变得不规则,边缘模糊甚至有毛刺样改变,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种外观上的“不规矩”可能暗示着结节具有侵袭性,有可能是恶性肿瘤的表现。就好比原本整齐排列的队伍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行为怪异的人,我们要警惕他是否别有用心。此时,进一步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获取结节内的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能够准确地告诉我们这个结节到底是善是恶。

除了大小和形态,结节内部的回声特点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大多数良性结节表现为均匀的高回声或等回声,这意味着它们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质地较为均一。相反,低回声且不均匀的结节则要多加小心,特别是伴有微小钙化点的低回声结节。这些微小钙化点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蛛丝马迹,常常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联。一旦发现这样的征象,医生通常会建议尽快安排穿刺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另外,血流信号也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有一定的血供模式,而某些恶性结节可能会出现异常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现出“火海征”。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着火,而是形象地比喻该区域血管增生明显,血液流动活跃。虽然不是所有血流丰富的结节都是恶性的,但结合其他高危因素综合考量时,它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当然,年龄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甲状腺结节,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细胞增殖活跃,即使一些看似普通的结节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恶变潜能。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整体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果结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甲状腺结节,我们既不必谈之色变、过度恐慌,也不能置若罔闻、盲目大意。超声检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创、便捷的初步筛查手段,帮助我们大致了解结节的性质和风险等级。根据超声结果,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权衡穿刺与观察的利弊,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才是应对甲状腺结节的正确之道。毕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始终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张香菊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