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的重点。在众多诊断方法中,心脏彩超检查以其非侵入性、高效性和实时动态观察的特点,成为心脏疾病检测的重要手段。它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监控已知疾病的进展。然而,尽管它在心脏病的诊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许多人对于心脏彩超了解甚少。下面,我将为大家科普介绍心脏彩超,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这项检查的应用。
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
心脏彩超利用的是超声波技术,这种技术基于声波在不同介质(如空气、液体、组织)中传播时的速度和反射特性。当超声波从探头发射并穿透人体时,它们会在遇到不同密度的组织(如心肌、心脏瓣膜、血液)时被部分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回的声波被探头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而由计算机处理成可视化的图像。这些图像不仅显示心脏的静态结构,如心室大小、心脏壁厚度等,还能捕捉到动态过程,例如心脏瓣膜的开合、血液在心腔内的流动,甚至可以通过多普勒技术分析血流速度和方向。这种全面的视角使心脏彩超成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检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变等方面。
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
一、诊断先天性心脏疾病
如:①房间隔缺损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由于心房水平存在分流,可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彩超能够发现房间隔是否存在缺损,并评估缺损的大小和位置。
②室间隔缺损是由胎儿期心脏的室间隔(左、右心室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所致心脏内的异常通路。缺损小者心脏大小可正常,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室间隔是否存在缺损。
③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原本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如果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动脉导管是否未闭。
二、判断获得性心脏结构病变
获得性心脏结构病变指继发于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的心脏结构异常,这些病变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结构病变包括:瓣膜疾病、心肌病变、心包疾病、心脏肿瘤、心脏损伤、这些病变可能会引起心脏功能的改变,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心脏彩超能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获得性心脏结构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显示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脏彩超能够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显示心脏内的血流情况。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如分流或反流,可以通过彩超发现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四、评估心脏的功能
心脏彩超能够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心室的充盈情况。通过测量心脏的射血量和心室的充盈速度,能够判断心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舒张或收缩功能不全的情况。
五、判断心脏肿瘤和血栓
心脏彩超能够发现心脏内的肿瘤和血栓,并判断其大小和位置。这对于肿瘤和血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哪些人需要做心脏彩超?
- 患者有以下不适: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 体格检查发现双下肢水肿、心脏杂音等,对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需要评估心脏功能;
-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等)、心脏瓣膜病(风湿性、老年退行性)、心脏支架植入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心肌病、心肌炎等;
- 非心脏疾病的心脏损害:风湿免疫性疾病、重度贫血、甲亢,肿瘤病人等需做心脏彩超来评估心脏情况;
- 心电图、X线显示异常,如心律失常、心影大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全身性疾病可影响到心脏,最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患者应常规做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继发性心脏改变,尽早治疗。
心脏彩超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 检查前无需空腹,可正常饮食、服药;
- 检查时保持情绪稳定;
- 婴幼儿不能配合时可适量使用镇静剂;
- 左侧胸前检查区域皮肤有创伤或破损者不宜检查。
另外,心脏彩超的报告描述和结论中涉及许多专业术语,最终的诊断往往需要对多种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做完检查后,您需要找医生对报告进行解读,从而判断下一步诊疗方案。
(张香菊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