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拿到冠心病诊断书时,都会懵着问一句:“我平时好好的,怎么就得上这病了?” 其实冠心病不是 “突然找上门” 的,它更像血管长期被 “糟蹋” 后,给身体发的 “警告信”。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聊,到底哪些事让你成了冠心病的 “目标”。
先搞懂 一个关键:冠心病的本质是 “血管堵车”。我们的心脏要不停工作,全靠冠状动脉给它送 “燃料”(血液、氧气)。如果冠状动脉壁上慢慢长了 “斑块”—— 就像水管里的水垢,斑块越厚,血管越窄,“燃料” 送不过去,心脏就会 “喊饿”,出现胸痛、胸闷;要是斑块突然破了,形成血栓把血管堵死,就是心梗,危及生命。
那这些 “斑块” 是怎么找上你的?其实和你每天的选择密切相关:
1. 吃太多 “高油高盐高糖”,等于给血管 “喂垃圾”
很多人爱吃红烧肉、炸鸡腿、咸菜,奶茶一杯接一杯 —— 这些食物里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盐和糖,会让血液里的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坏胆固醇就像 “小泥点”,会慢慢粘在冠状动脉壁上,日复一日,就堆成了 “斑块”。
比如有人长期外卖、聚餐,油盐超标,不到 40 岁就查出血管狭窄。别觉得 “口味重才香”,你的血管早就在悄悄 “抗议” 了。
2. 吸烟(包括二手烟),直接 “烧” 坏血管
香烟里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像 “小刀子” 一样划伤冠状动脉的内皮。血管内皮一破,坏胆固醇、血小板就更容易粘上去,加速 “斑块” 形成。更可怕的是,吸烟还会让血管收缩、痉挛,本来就窄的血管可能突然 “堵车”,诱发心梗。
有研究显示,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2-4 倍,就算你不吸烟,长期吸二手烟,风险也会增加 30%。别再觉得 “偶尔抽几根没事”,你的血管可经不起这样的 “折腾”。
3. 久坐不动,血管会 “生锈”
现在很多人上班坐 8 小时,下班躺沙发刷手机,一天走不了几步路。长期不运动,血液流动变慢,脂肪容易在血管里沉积,肌肉也会慢慢 “变懒”—— 肌肉能帮助血液回流,运动少了,血管的 “动力” 也会下降,时间长了,血管就像久不用的水管,慢慢 “生锈”、变窄。
就像有人觉得 “我不胖,不用运动”,但实际上,就算体重正常,久坐也会让你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1.5 倍。别再说 “没时间运动”,每天抽 20 分钟散步、慢跑,都是在给血管 “除锈”。
4.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给血管 “雪上加霜”
这三种病被称为 “代谢综合征三兄弟”,只要沾上一个,血管就会 “压力山大”:
高血压:就像给血管 “天天加压”,长期高压会把血管壁撑得越来越厚、越来越硬,失去弹性,更容易长斑块;
糖尿病:高血糖会像 “糖水” 一样浸泡血管,让血管内皮受损,斑块形成速度更快;
高血脂:前面说过的 “坏胆固醇” 升高,直接为斑块提供 “原材料”。
很多人觉得 “这些病吃药就行,不影响生活”,但其实它们就像 “隐形杀手”,悄悄加速血管病变,等出现胸痛时,可能血管已经堵了一半。
5. 压力大、熬夜,让血管 “一直紧绷”
现在人压力大,经常加班、焦虑,晚上熬夜睡不着。长期精神紧张、睡眠不足,会让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 “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血管长期处于 “紧绷” 状态,容易受损。
比如有人经常熬夜赶项目,突然出现胸痛,去医院查发现血管狭窄 —— 别觉得 “年轻扛得住”,压力和熬夜正在悄悄 “透支” 你的血管。
6. 遗传因素:“天生底子” 要更注意
最后要提一点: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在 50 岁前就患了冠心病,那你患病的风险也会比别人高。这不是 “遗传病”,而是遗传可能让你更容易出现代谢问题(比如坏胆固醇容易升高),但这绝不意味着 “一定会得”。
就像有人家里有冠心病史,但他坚持运动、清淡饮食,定期体检,至今血管健康;反之,就算没有家族史,天天糟蹋血管,也会早早中招。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已经有这些习惯了,怎么办?” 别慌,冠心病的 “斑块” 形成是慢慢的,只要及时调整,就能让血管 “缓过来”:比如少吃油盐糖,每周运动 150 分钟,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做心电图、血脂检查。
记住,冠心病不是 “突然找上你”,而是你长期的习惯 “邀请” 了它。从今天开始调整生活方式,就是在给血管 “减负”,让心脏更安全。
(尚凯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