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这一看似陌生的医学术语,实则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它悄无声息地发生,却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甚至致命。了解肺栓塞的定义、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降低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与成因
肺栓塞,全称为肺动脉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其中,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他还包括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乃至导管头端等。肺栓塞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遗传变异可能导致个体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血液循环不畅: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可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小板易于积聚形成血栓。
3.血液高凝状态:妊娠、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等多种情况可增强血液凝固性,促进血栓形成。
4.血管内皮损伤:创伤、手术、骨折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为血栓形成提供条件。
5.炎症感染:炎症反应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二、症状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主要取决于堵塞肺动脉的栓子大小及堵塞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
1.呼吸困难:肺栓塞导致肺血管阻塞,局部血流不畅,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2.胸痛:胸部疼痛,可能与呼吸相关,咳嗽时加重,多为胸膜性疼痛。
3.咯血:部分患者在肺梗死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咯血,血量通常不多。
4.晕厥:大块肺栓塞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5.其他症状:包括惊恐、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低热,持续时间约一周。
三、诊断方法
1.肺部听诊: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肺部细湿啰音、哮鸣音。
2.动脉血气分析:测量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低碳酸血症、低氧血症。
3.凝血功能检测: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
4.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肺动脉CTA等,可直观显示血栓位置及肺血管情况。
四、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镇痛镇静处理,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用药。
2.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对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
3.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防止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4.溶栓治疗: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使用链激酶、尿激酶等药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5.介入治疗:如导管取栓术,适用于危及生命的急性大块肺栓塞。
五、预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肺栓塞,关键在于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
1.积极治疗高危人群:对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病史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定期活动肢体,防止静脉回流受阻。
3.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进行伸展运动,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4.控制潜在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减少肺栓塞的风险。
5.日常保养:肺栓塞患者应确保适宜环境、绝对卧床休息、保暖、胸痛管理、提供氧气,并监测生命体征。
肺栓塞作为一种严重的医疗急症,其预防、诊断、治疗及日常管理均需高度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降低肺栓塞的风险,保护生命安全。
(李小丽 新乡市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