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1. 阻塞性窒息的原因
阻塞性窒息通常发生在食物、异物或其他物体卡在气道中,阻碍了空气的正常流通。这种情况可以迅速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窒息的发生往往出其不意,因此掌握有效的急救技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2.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工作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腹部冲击来排出气道异物的方法。当一个人窒息时,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围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放在患者的上腹部,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内并向上冲击。这种动作会产生一股力量,通过增加胸腔内的压力,迫使气道中的异物弹出。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在没有专业医疗设备的情况下迅速实施。
3. 适用对象和情况
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所有年龄层的人群,包括婴儿、儿童、成人和孕妇。不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具体的操作方法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婴儿,施救者应让婴儿面朝下趴在自己的前臂上,用掌根在背部拍打五次,然后翻转婴儿进行胸部按压。如果异物仍未排出,可以重复这一过程。对于孕妇或极度肥胖的患者,施救者应该将拳头放在胸骨下方而不是腹部。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普及
1. 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情况
海姆立克急救法自1974年由亨利·海姆立克博士发明以来,已经被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纳和推广。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国际健康组织也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纳入了急救培训课程中。此外,许多国家的公共安全教育项目也将海姆立克急救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社区中心和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2. 公众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公众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海姆立克急救法普及率的关键。研究表明,即使是基本的急救知识也能显著提高生存率。一项发表在《急诊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在遇到窒息事件时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是没有接受过培训的人的两倍。此外,培训还能提高施救者的自信心,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加冷静地处理问题。
实际案例中,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普及效果显著。例如,在澳大利亚,一项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表明,通过在学校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教育计划,参与学校的儿童窒息事件的发生率下降了50%。这个案例说明,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有效地减少窒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公众应对此类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践
1. 实际操作步骤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但需要准确执行以确保效果。对于成人,施救者应站在患者身后,一脚置于患者两脚之间以稳住自己的位置。然后用一只手握拳,拳头位于患者的上腹部(剑突及肚脐之间),另一只手紧握此拳。迅速向内并向上冲击,重复此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识(探查大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若无,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对于儿童,施救者应跪在孩子身后,使用较小的力量进行同样的腹部冲击。对于婴儿,施救者应让婴儿面朝下头低脚高趴在自己的前臂上,另一只手在背部拍打五次,然后将婴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一手托住婴儿后脑勺,保持头低脚高,另一手食指及中指快速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
2.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
在实践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以避免造成额外伤害。首先,施救者必须确保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患者的内脏。其次,对于怀孕的女性或体型较大的个体,应避免直接对腹部施加压力,而是应在胸骨下方进行冲击。此外,常见的误区包括错误地对胸部进行冲击或对颈部施加压力,这些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车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