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章伟:心血管内科手术治疗: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手术及手术后恢复指导

2024-09-02 04: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在心血管内科领域,手术治疗常常成为许多患者重获健康的重要途径。了解常见的心脑血管手术及其术后恢复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至关重要。

一、常见心血管内科手术介绍

(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冠心病的微创手术方法。它主要通过穿刺患者的桡动脉或股动脉,将特制的导管沿着血管送至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的部位。医生借助 X 射线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在病变处进行球囊扩张,撑开狭窄的血管壁,然后置入冠状动脉支架,以保持血管的通畅,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当患者的心脏窦房结或传导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心率过慢,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血液灌注需求时,就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过程是在局部麻醉下,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通过静脉血管送入心脏内部,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另一端连接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通常被埋植在患者胸部皮下组织内。起搏器能够按照设定的频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从而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脏节律,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轻因心动过缓引起的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

(三)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手术方法。例如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往往是由于心脏内存在异常的电传导通路或异位起搏点。手术时,医生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静脉或动脉送入心脏,通过电极释放射频电流,使局部心肌组织产生热量,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破坏异常的电生理通路或异位起搏点,从而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射频消融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复发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依赖,改善生活质量。

(四)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手术,全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的多个分支或主干出现严重狭窄或堵塞,且不适合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就会考虑心脏搭桥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选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等,将其一端连接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近端,另一端连接到远端,绕过狭窄或堵塞的血管段,就像搭建一座“桥梁”一样,为心肌重新建立充足的血液供应渠道,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手术后恢复指导

(一)伤口护理

不同的心血管手术伤口位置和护理要点有所不同。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是桡动脉穿刺,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穿刺侧手腕部的伤口有无出血、血肿,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一般术后压迫止血 4 - 6 小时后可拆除压迫装置。如果是股动脉穿刺,术后要平卧制动 6 - 8 小时,观察伤口及周围有无渗血、血肿,同时注意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判断下肢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伤口位于胸部,术后要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一般术后 7 - 10 天拆线。

射频消融术的伤口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血管穿刺伤口护理相似,重点在于观察有无出血和血肿,确保伤口顺利愈合。

心脏搭桥手术的伤口较大,胸部伤口及取血管的下肢伤口都需要精心护理。胸部伤口要注意观察有无渗血、裂开,保持敷料清洁,按医嘱定期换药,一般术后 7 - 10 天左右拆线。下肢取血管的伤口要注意观察有无肿胀、渗液,抬高下肢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样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二)饮食调整

术后的饮食对于患者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总体原则是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损害。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可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控制糖的摄入,对于预防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十分重要。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持大便通畅,减轻心脏负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早期可能需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随着身体恢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三)活动与休息

术后早期的活动与休息需要合理安排。一般来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如果没有不适,可在床上翻身,术后 6 - 8 小时可在床上坐起,12 - 24 小时后可下床在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活动过程中如有心慌、胸闷、胸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告知医生。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 24 小时内可在床上翻身,术后 1 - 3 天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但要避免起搏器植入侧肢体过度伸展或剧烈运动,防止电极导线移位。

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术后需平卧一段时间,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在床上翻身,一般术后 2 - 3 天可坐起,在医护人员协助下逐渐尝试床边站立和短距离行走,活动量要循序渐进,以不引起疲劳和不适为宜。

充足的休息对于患者术后恢复也非常重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心脏功能的改善。

(四)药物治疗

心血管手术后,药物治疗是巩固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再次堵塞。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心室重构。

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出现出血倾向,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肌肉疼痛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五)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监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的关键措施。一般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等时间节点需要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检查(如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情况而定)等。通过复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情况、血管是否通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是否存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管理。

心血管内科手术治疗为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恢复过程同样至关重要。患者及其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合理活动与休息、规范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风险,重新回归健康生活。

(章伟 方城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五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